尽管埃隆·马斯克10日推文确认首辆Model 3即将下线。然而从上周开始,他的心情却像经历过山车般大起大伏。正当马斯克兴奋不已的宣布这个好消息之后,就曝出特斯拉的市值两天内蒸发掉120亿美元,致其将美国第一大车厂之位再次让给了通用。
严峻的现实接踵而至。虽然Model 3完成生产的消息已足够让先行预订的消费者为之雀跃,但恐怕谈提车仍言之过早。由于当前Model 3的订单超50万台,特斯拉的产能却少的可怜。
核心技术难有突破 电池产能成电动汽车产出率瓶颈
据悉本月内预订Model 3的车主只有30位能够顺利提车,到了下个月是100位,9月份则为1500位,直至年底Model 3的月产能才能确保2万辆而已。如果这对特斯拉来说已经算“火力全开”的话,那么面对数十万台的订单预计2019年年中才能消化完成。即使产能被最大化提升,但月产2万辆便无法确保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当时Model X就在生产中遇到了大量问题。更不用说供应链是否会拖后腿也是个问题。
特斯拉近日还公布了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由于100kWh电池组的严重缺货,本季它们只交付了2.2万台电动车,而鉴于特斯拉有着“光荣”的跳票史,由此有业内专家认为马斯克设定的产能爬坡计划未来实现起来也可能会异常坎坷。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关键还是能源,也就是电池本身。不过从目前状况看,电池技术却并没什么突破。相关新技术由于价格高昂等刚性因素,其首要应用领域一般都在如高端手机这类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上,手机电池从镍氢到锂电至今也无大的技术跃进,汽车动力电池难有大的进步也在情理之中。
分庭抗礼之势日渐成型 想笑到最后仍需解决电池产能
早在去年,奔驰公司戴姆勒CEO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过当下市场上电池产能过剩,至少未来四到六年内不会连同其他德系豪华品牌投资打造电池产能。然而,随后不到一年,大众集团就表达了相反的担心。大众集团战略高管Thomas Sedran上个月在对竞争订单的6家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评估时指出:“根本没人拥有足够的产能。”
全球排放法规加严,车企发动机电动化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是:未来10年电动车电池产能是否能够满足车企预测的快速增长的需求。
在特斯拉那令人沮丧的产能数据公布之时,由中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的沃尔沃汽车表示, 2019年起推出的所有新款汽车都将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这意味着沃尔沃将成为抛弃传统汽车引擎的首家大型汽车制造商,这对特斯拉无疑是一个挑战。
贾跃亭早前承诺2018年要量产目前处于测试阶段的FF91。也要面临同样的现状。在当下电动汽车厂商普遍为汽车电池问题困扰的时候,FF91可谓取得了大型电池蓄能和放电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是具备大规模商用价值的突破。
当前大部分车企很少有特斯拉那样自产电池的打算,关键在于它们缺乏技术。而电池价格又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另一重要阻力。不过随着能量密度升高,电池价格也在下降。据瑞典咨询机构EV Volumes提供的数据显示现有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41.57gWh。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日前公布了一项十分乐观的电动车前景报告,报告指出至2020年电池包价格将减半至215美元/kwh,至2025年价格将降至140美元/kwh甚至100欧元/kwh。
可预见的是,无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增速如何,在当前形势推动汽车厂商和供应商作出改变的现状下,只有在电池产能上占据主动的一方更有可能笑到最后。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