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7月16日,人民日报发声:中国的自动驾驶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不过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处于大规模爆发前的前夜。那么,从起步的现状来看,在这场竞赛中,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又有多大的胜算?
差距客观存在,超车并非梦想
谷歌早在2009年就设立了自动驾驶专项事业部。而且在最初的几年,谷歌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唯一玩家。
这些年来,谷歌在不断完善技术,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谷歌无人测试车每1600公里的平均人工介入次数仅为0.8次。
我国自动驾驶起步较晚,在数据、算法、人才等方面的积累较为薄弱。百度自动驾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国际同行相比,百度虽然进步迅速,已经超越了苹果和特斯拉,但仍处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第二梯队。
中国自动驾驶在商用落地方面同国外也有很大的差距。
今年5月,谷歌旗下自动驾驶部门Waymo宣布将从FCA购买62000辆克莱斯勒Pacifica混动车,扩大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公共自动驾驶出租车队。
从600辆克莱斯勒Pacifica,到20000辆捷豹I-PACE,再到现在的62000辆Pacifica,Waymo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速度逐渐加快。
反观国内,虽然百度今年如期交付阿波龙客车,但规模仅有100辆,而且目前多在封闭场景下运营。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同国际先进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虽晚于美国,技术相对落后,但是双方在路测数据,高精地图储备,核心算法等方面并不存在代差。
而且,自动驾驶离真正完善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还有超车的机会。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容量更大,投资风格更为激进。
旺盛的市场和投资需求
中国目前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中国每年有超过26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几乎是美国的八倍。而自动驾驶一旦发展成熟,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长远看来,中国更需要自动驾驶。。
在中国,民众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很高。
去年调查机构J.D. Power关于“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倾向调查”显示,有10%和6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完全会信任”以及“可能会信任”全自动驾驶技术,只有4%的消费者“完全不信任”全自动驾驶技术。
而J.D. Power在美国的类似研究显示,35%的美国民众“完全不相信”全自动驾驶技术,且有超过1/4的美国民众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任何好处。
波士顿咨询公司称,到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将达1200万辆,其中超过1/4在中国售出。
麦肯锡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在巨大市场前景的诱惑下,资本已经逐步跟进。中国资本市场对于自动驾驶的热情日益高涨。
在自动驾驶领域,从201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3~6家新公司成立。
在2012至2017年间,约有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入到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这一数额与同期投资于美国初创企业的金额相当。
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正在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优势
考虑到产业升级,弯道超车的需要,中国对自动驾驶的需求更为迫切。
美国各州对待自动驾驶的尺度宽紧不一,整体上对自动驾驶的控制更为严格。
中国产业政策执行效率更高。政府高层一旦下定决心发展相关产业,各种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都会快速出台。
今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已经有九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通过资格审核的企业已经获得了路测牌照。
相对于美国,中国有更强的础设施建设能力,一旦技术成熟,中国政府能够更高效地部署自动驾驶车辆。
自动驾驶发展依赖于资本的持续投入,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以及高精度地图的储备。考虑到自动驾驶一开始更可能以共享汽车或出租车车队的形式投入商用, 人车匹配与路径选择能力也是自动驾驶的重要条件。
除此之外,包括整车和传感系统在内的硬件配套也影响着自动驾驶的落地速度。
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强烈需要,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政府意志都将自动驾驶看做中国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中国有足够的资本和意愿对自动驾驶进行长期投入。
高精度地图涉及到信息安全,而且中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完成这项工作。很难想象外资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的这一部分有太多的话语权。
中国在AI 领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百度更是把未来压在了AI上。自动驾驶所需要的人工智能,中国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实力自主发展。
硬件制造方面中国虽然具备一定基础,但整体上偏弱,需要加强科研攻关以及国际合作。
自动驾驶技术存在很强的地域性,在技术路线上无法简单地“复制粘贴”。尤其是数据采集方面,非常依赖本地化。中国本土企业则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国交通密度高,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混行,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大,国外的自动驾驶算法也很难在中国直接应用。
中国复杂的路况无疑提高了自动驾驶落地的难度。但同时,复杂的环境也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交通场景。随着中国自动驾驶大规模路测的展开,中国有希望诞生更安全、更强大的自动驾驶平台。
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
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
中国拥有自动驾驶从原始物料到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再到主机厂,最后到出行服务商的全产业链。
虽然整体水平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具有众多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百度的Apollo更是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
凭借中国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未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会有可观的成本优势。
不过,中国企业如果想占据产业链中高端, 还需要在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地图、算法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中美两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路径,从百度和谷歌的不同中可以窥见一二。
谷歌在做自动驾驶时,更倾向于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才会开放给别人,试图尽可能地控制产业链的绝大部分。谷歌不仅推出自主运营的共享无人车服务,而且还自主研发全套传感系统。
这样做是谷歌实力的体现,也有利于谷歌控制更多利润点。但这样做无疑会
百度由于自身技术实力和资金规模的不足,把精力集中于自动驾驶软件的开发,并致力于生态链的构建,寻求共赢。
百度努力在AI、自动驾驶技术和高精地图等擅长的领域巩固自身优势;芯片、传感系统、视觉系统等则通过平台整合合作伙伴的能力,再赋能给车企。
如果说谷歌是用合作伙伴的车辆平台造自己的车,那么百度则是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合作伙伴造车。
谷歌希望在自动驾驶领域复制苹果的一体化封闭模式,百度的Apollo则在打造一种开放的生态系统,也为自己吸引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中国在发展自动驾驶时,也更注重寻求国际合作。
中日两国早就在政府层面就自动驾驶合作达成共识,表示将在自动驾驶的公路测试规则,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合作。
前几日,中德双方签署了《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两国企业近期也就自动驾驶开展了十分密集的合作。
中国发展自动驾驶产业的态度更加开放,这将有利于减少地区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标准统一、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数据方面的合作。中国自动驾驶巨大的市场前景也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想分一杯羹,这促使他们加强同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
在未来,更加开放的中国自动驾驶很可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