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未有之电动车大变局,小米似乎也是铁了心——针对网络上的小米造车传闻,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成熟的企业要坚定自己的业务,不能见异思迁,但是从大的行业来看,作为智能手机后最大的消费品类风口,小米对新能源汽车如此唯恐避之不及,也确实有些反常。小米为何不愿再当屠龙勇士了?
电动汽车产业的门外汉们
虽然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暴增45%,重回全球第三的宝座,但是从大的行业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不可避免的“笔记本化”。
IDC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8亿部,同比下跌1%,延续了自2017年后的下跌颓势。考虑到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同质化、价格战等问题异常严峻,不少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不过是智能手机衰败的前兆而已。
基于此,包括智能手机厂商、移动互联网内容运营商都开始纷纷寻找类似当年智能手机取代PC的下一个智能终端风口。
尽管目前行业已经给出了诸多可能的答案,但从二级市场来看,智能汽车无疑才是最接近未来的风口。以特斯拉为例,其市值在一年之内翻了近8倍,目前市值已经突破了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九大传统车企市值的总和还要高。
而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数据也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45%,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到60%。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进,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这也意味着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图片来源:IHS Markit
虽然智能手机厂商的主业与智能汽车并不太大关联,但是从历史来看,现今智能手机行业的头部企业有几个是2007年以前就耕耘手机行业的呢?
事实上,目前包括苹果、华为在内的智能手机企业都已开始纷纷积极备战智能汽车赛道。
以苹果为例,其早在2016年就开始推进和汽车相关的“泰坦计划”,虽然几经波折,甚至传出苹果汽车夭折的消息,但是据DigiTimes的最新报道,苹果正在积极建厂,预计2024~2025年正式推出“Apple Car”。
小米不想“蔚来”
从大的时代趋势来看,作为科技企业的小米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因为诺基亚已经为小米树立了前车之鉴,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小米自身的一些特质,也决定了其不可能义无反顾的重仓一些时代趋势。
尽管传统汽车将逐步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但是汽车的本质也决定了智能汽车终究不能逃脱机械工业中权重最高子行业的宿命。这就给“新势力”们设下了一个很高的入行门槛,蔚来汽车的老板李斌就曾坦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车”。
以蔚来为例,虽然其2020年在二级市场也收获了类似特斯拉的高认可度,但是从财报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蔚来依旧净亏损了10.47亿元。仅算上市周期,蔚来就已经亏损了超200亿元。
有意思的是,当年和雷军打赌的董明珠豪掷30亿人民币入股银隆新能源高调造车的无果而终,更是身体力行的让小米认识到了外行贸然进入汽车行业的风险。
如果高风险、低回报仅仅让小米对智能汽车产生抵触心理的话,那么小米的业务模式和目标受众则决定了小米在现阶段无法触碰智能汽车。
不论是手机也好,电视也罢,小米都是依靠整合供应链的“贴牌”方式,尽可能压低产品的售价,迎合小米口中的“屌丝群体”,实现业务的双轮驱动。
但是在技术壁垒更高的智能汽车行业,仅靠整合供应链并不能让产品获得相应优势。以特斯拉为例,为了提升产能,其就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厂,其中上海超级工厂就是砸了500亿元才建起来的。
另一方面,即使是造车新势力中主打高性价比的品牌,小鹏汽车的G3产品最低也要卖到14.6万元,这显然不是小米的用户群体们所可以负担的。
小米的股票好不容易在2020年才有了上升的迹象,现在,不论是为了合理布局自身的业务,还是稳定投资者的情绪,雷军都没有理由带着小米进入“苦逼”的持续亏损的造车行业。
与其造车,不如投资造车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小米一时不进入汽车行业倒也还好理解,但是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两大市场趋势下,小米真的就甘心眼睁睁忽略如此重要的消费终端风口?
事实上,雷军早就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小米不贻误战机,又不必承担不必要风险的方法:投资+业务联动。
据蔚来早期投资人、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刘二海透露,蔚来刚起步时,“李斌找雷军聊,获得了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投资”。无独有偶,2019年11月,小鹏汽车也获得了C轮融资4亿美金,由小米集团投资。
对比这两次投资,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虽然这两个投资都来自于雷军系,但是不同的是,小鹏的投资并不是由专注于投资的顺为资本完成,而是由小米集团完成。
从财务健康的角度来看,雷军系广撒网的投资确实有其必然性,但是之所以同时让小米集团承担一部分投资,据雷军介绍,主要是因为:“小米集团和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已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希望通过本次战略投资加深双方在智能硬件和IoT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在资本层面搭上关系后,小米就可以低成本的贯彻“万物互联”的理念。2019年9月,小米推出小米9 Pro 5G时,就和小鹏汽车联动,让前者成为了后者的“车钥匙。”
考虑到小鹏汽车并不涉及IoT、手机等方面的业务。因此,这种投资的关系,其实可以更低成本的帮助小米解决了抢占出行入口和打造产品之间的矛盾。一旦小鹏汽车打开市场后,小米就可以凭借着这种投资的关系享受出行入口的红利,这显然比亲自下场打造产品更胜一筹。
而透过小米的最新规划来看, “小米下一个十年的核心战略”是“手机+AIoT”,并不是“智能汽车”,因此,投资其实也很好的满足了这种全维度的连接战略需求。
总而言之,虽然小米的模式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IoT等领域无往不胜,但是在更拼财力和物力的智能汽车赛道,小米显然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因而十分明智的选择“隔岸观火”,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不会使得小米错过一整个电动车时代呢?也许雷军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