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已进入下半场的竞争,我们也曾想过,在产业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下,还会不会有所谓的‘渐进式’发展路线?我们的回答是,不会。”觉非科技CEO李东旻在2022第四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上发表了“自动驾驶九局下半 融合计算的全栈赋能与落地应用”主题演讲,演讲中他提出了这样的思考,这也是目前产业聚焦的话题。
2022年9月14日,第四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在上海举行。李东旻在演讲中,分析了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后的变化趋势,并总结了在竞争中取胜的核心关键点。
以下是李东旻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话题中出现了“自动驾驶的九局下半”,九局下半源于垒球赛事,就是下半场的意思。整个自动驾驶产业历经七八年的时间,目前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的竞争。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demo,不再是POC,而是智能驾驶的量产落地能力。
在自动驾驶下半场中,有一些初见端倪的现象,以及我们的认知与实践经验。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式突破10%,这是行业的拐点,产业已完成了“电动化”的进程,汽车产业变革的“四化”接下来只剩下“三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2022年是“智能化”的元年,智能化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原来造一辆智能驾驶车辆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今年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主机厂在12-18个月内没有办法推出新车型、新型号,很有可能在接下来2-3年的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不利位置。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第一不再是特斯拉,也不是来自德国、东南亚或者日本传统的品牌,而是来自中国的比亚迪。中国自动驾驶还有个独有的现象:“军备竞赛”。这个现象此前在PC或者手机时代全部发生过。今天,汽车产业的“军备竞赛”体现在“硬件”和“算力”上,这种竞赛会直接导致几个结果:第一,中国乘用车智能化水平将大幅领先全球,中国将占领一半的全球市场。
第三,软硬件的迭代速度将继续加快,产业化分工成为必然,全栈自研的模式将会逐渐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供应链将重构。
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竞争在加速,技术迭代在加速,产业重构也在加速。下半场考验的核心,是量产化交付能力究竟行不行,量产化工程能力究竟行不行。2022年是觉非科技运营的第四年,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实现了智能驾驶领域少有的“三跨”:跨场景、跨车型、跨平台。我们提供的融合计算解决方案,无论是在高速公路,还是城市内;无论是L4集装箱卡车上,还是L4无人驾驶小车上,又或者L2的私家车、小轿车,觉非的融合计算解决方案全部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之所以能够实现“三跨”,是因为从2019年公司成立第一天,觉非就坚持去瞄准下半场,选择能够量产的技术路线。我们从建立之初就开始研究的问题是,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上马路,什么时候能从高速进到城市等等这些解决量产的情况。
觉非一直坚持的是“融合计算”,融合计算是把不同车上量产的传感器,全部融合在一起,实现1+1大于2,甚至大于3的效果。
第一大类是以激光雷达、摄像头为代表的感知类传感器,觉非尤其擅长的是围绕量产半固态或固态激光雷达的融合感知。第二类是RTK、IMU、GPS轮速传感器等等,与车辆位置、平衡、加速度、航向、角度相关。第三类,我们把高精地图作为传感器,它是全局俯视的、静态的、精度更高的数据传感器。把以上三类传感器全部融合在车上,基于量产的域控制器,比如地平线征程3、征程5计算平台,去实现覆盖区域更广、鲁棒性更强的融合计算模块,从而支撑整个自动驾驶的落地,这实际上是觉非过去以来一直在实践的事情。随着“军备竞赛”的压力和客观存在事实,中国的车辆会一跃之间迈过中小算力,进入到大算力平台。觉非的融合计算在感知和决策层分成了不同的算力平台,因为要瞄准量产,就要进行模型和算法的移植、量化和适配,我们把它放到了不同的计算平台面去提供给客户。觉非提供的融合计算当中,最先落地量产的是融合定位。我们的融合定位方案结合了刚才提到的三类不同的传感器,把这三者融为一体,提供相对鲁棒性比较强的融合定位方案。首先,我们把只依靠单一传感器比较难解决的场景,进行了大量反复的路测,测试的里程数接近十万公里,包含了过ETC收费站、隧道、城市路口过红绿灯、掉头、高架桥下并线与转弯等等,一系列的场景都被浓缩在整个融合定位的量产模块当中。我们把感知结果运行在地平线征程的平台上,融入到我们整个融合定位模块里。通过大量的场景积累与数据训练,结合大算力平台,确保了融合定位在各类场景,特别是受干扰大的刁钻场景中,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同时不断扩大车辆自动驾驶的行驶范围。更重要的是,觉非在融合定位上已经过了技术验证的环节,目前提供的解决方案已完全适应量产落地。
今天,激光雷达上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点云数据正在大规模融入L4无人驾驶,我们预判明年点云数据、点云特征会进入到量产阶段,觉非也进行了大量以量产为目标的研发和测试。我们在测试点云时,与其他产业伙伴有所不同,应该叫“另辟蹊径”,我们把多传感器全部集合在一个盒子里面,放在十字路口的路杆上,通过路侧融合计算的方式,去训练和测试点云融合计算模块。觉非的路侧融合感知系统每天产生的交通数据量多达10亿次以上,我们通过大量的交通数据以及车辆自数据去训练我们的点云模型,进行快速的算法迭代并扩充算法的成熟度。
觉非科技基于激光点云的融合感知能力实践
路侧融合感知也是觉非重要的业务之一,也可以说,我们在利用中国车路协同的建设训练高阶点云融合计算。在上海安亭汽车城,我们正在实施车路协同二期项目,欢迎大家参观体验一下当地的场景。
总结而言,觉非的整体业务是以“融合计算”为核心,通过车端与路端构建的数据闭环,围绕自动驾驶感知和决策两个核心模块,提供量产式解决方案。
我们正在通过“软件+芯片+硬件”的生态模式,通过数据闭环的能量,不断驱动解决方案的迭代与赋能。
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产业在下半场的迭代当中,“数据驱动量产化”将是推动自动驾驶落地的最核心关键点。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