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小鹏汽车旗下首款旗舰级 SUV——小鹏 G9正式上市。
作为一款已经预热半年有余的车型,小鹏 G9的关注度也从刚开始的万众瞩目,逐渐冷却到了平淡无奇的地步,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这并不算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上市营销节奏,所以在当天,小鹏 G9的关注度也是意料之中的低。
然而或许令小鹏都没有想到的是,因为繁多的 SKU 配置,小鹏却被意外拽进了舆论风暴中心,引来了汽车圈和数码圈的一顿嘲讽,并且许多媒体也在沟通会上,当着何小鹏的面评价起了小鹏 G9 SKU 繁多的问题。
不仅于此,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小鹏汽车股价也开启了「跌跌跌」模式,一天之内狂跌12%。对于刚刚发布重磅新品后的小鹏汽车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比媒体铺天盖地批评小鹏 G9更好的消息。
不过不管怎么说,当下的小鹏汽车的确处在非常艰难的处境,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鹏 G9为何不被市场看好?
SKU多且杂,弄晕销售劝退用户
一直以来,传统车企都因为车型版本过多、SKU 冗杂而饱受诟病,超长的价位区间和扣扣搜搜的功能配置,都让消费者在购车时大呼头疼。经常会遇到即便是手机无线充电这种基础功能,还需要选择顶配才能得到,对于不需要选择顶配的消费者而言,用车体验因此大打折扣。
所以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特斯拉、理想和蔚来,在车型版本上力图做到革新,大幅缩减车型版本的 SKU 数量,并且采用一口价的销售模式,这不但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购车满意度,降低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也能够有效提高库存流转效率,提升品牌对产品二手价格的把控力。
反观同为新势力的小鹏,则更像是一个传统车企。
首先,他们除了新势力常见的自营销售渠道,还加入了传统车企的经销商模式,由此虽然能够大幅降低品牌的扩张成本,但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第三方经销商开业请「法师做法事」这种公然宣扬封建迷信,或者消费者权益不一致等诸多问题,让通过经销商渠道购车的消费者为此十分头疼,宛如像是购买传统车企的汽车。
其次,小鹏作为一家年轻的车企,却非常着迷于传统车企的多 SKU 战略。比如他们的旗舰轿车小鹏 P7,在经过用户吐槽 SKU 过多后,几经调整到现在仍然有8个不同智能配置、不同续航的版本,更令人困惑的是,有些续航里程采用 CLTC 标准,有些则采用 NEDC 标准,如果是 CLTC 标准的车型,可能会出现虽然预计里程数字比 NEDC 标准长,但实际行驶里程却比后者短的问题。
如此繁杂、冗长的 SKU 数量,也让一位小鹏直营店员工对我坦白称,其实他们现在也搞不清小鹏 P7的每个版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距,连他们都被搞晕了。
显而易见,当一款车的 SKU 多到连销售都搞不清具体差别在哪的时候,作为消费者则更搞不清楚,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意愿和那么多的时间,愿意搞清楚一辆车的 SKU 配置区别,所以大多数消费者都因此被小鹏直接「劝退」了。
然而刚刚发布的小鹏 G9,却又再次重蹈覆辙,一共推出了足足8个配置、续航各不相同的版本,分别是两驱标准续航 570G、两驱标准续航 570E、两驱长续航 702E、四驱性能 650E性能版、四驱性能 650X性能版和四驱性能 650X 上市纪念版,同时还有三款选装包——5D音乐座舱、XNGP辅助驾驶和4C 超快充电池包。
毫不夸张地说,小鹏 G9的配置 SKU 已经完完全全和传统车企没什么区别了,生怕消费者能够简单、轻松地挑选出适合自己的车型,而是用了一系列的手段和套路,让用户尽可能地犯迷糊。
所以在发布会结束后第二天,便有来自一线小鹏销售人员的反馈:小鹏 G9的 SKU 太多、配置太杂,导致不少消费者选择取消预订订单,销售人员也再次被小鹏 G9繁多的 SKU 搞晕了。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直以来主打自动驾驶功能的小鹏,售价高达30万元的小鹏 G9低配版570G,竟然连毫米波雷达、高阶摄像头都没有配备,即便是传统车企的15万 SUV,也不至于如此。
没有毫米波雷达、环视摄像头的570G 版本,只能实现基础的车道保持功能,连一众靠买博世 L2 自动驾驶打包方案的低端车都不如,这让人非常难理解小鹏的脑回路:既然都30万了,小鹏 G9 570G连自动驾驶都没有,那么小鹏是觉得它的品牌力足以支撑起来这么高的低智能 SUV 吗?属实是有点「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的意思了。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小鹏只打算割低配用户的韭菜,连 E 版用户的韭菜,小鹏也不想放过。在发布会上,小鹏公布了所谓全球领先的 XNGP 第二代智能驾驶功能,同样也需要 E 版用户购买高达2.8万元的选装包才可以使用,否则依然不会配备激光雷达。
反观前段时间因为断轴而被群嘲的理想汽车,李想就曾公开确认理想所有车型都将标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不会向用户收取额外费用,所以即使理想 L9、理想 ONE 频频爆出各种负面新闻,但是其坦诚、有意控制 SKU 数量的企业行事风格,依然让相当多的消费者放心下单。
所幸在经过一众媒体的猛烈抨击之后,小鹏创始人何小鹏也对媒体承诺,将会在交付之间大幅调整小鹏 G9的 SKU 数量和选装配置,至于结果如何,就看小鹏汽车的后续方案吧。
生死攸关之际,小鹏为何昏招迭出?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沸沸扬扬,但是热闹的场面,注定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对小鹏来说,如今的局面非常被动,甚至将其称为「生死攸关」也不为过,自今年7月以来,关于小鹏汽车偷偷降价的消息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小鹏 P7甚至最高可以减免2万,一些曾经被去掉的购车权益,也偷偷加了回来。
显然,这说明小鹏手中的订单量已经不多了。对一家造车新势力来说,现阶段能赚多少钱并不重要,毕竟只要新能源汽车在风口上,靠着资本的输血,新势力车企就不用考虑盈利的问题。
所以目前小鹏要做的,理应是不惜一切大家抢占市场,即便是靠贴一部分钱卖车,都要尽可能地多买车,而不是推出一款毫无智能驾驶功能的伪智能汽车。
那么身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之一的小鹏,又为什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频频使出各种各样的昏招,逐渐从「蔚小理」中掉队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小鹏缺少和蔚来、理想一样,能够被消费者直接感受的优势。
尽管蔚来总是因为底盘调教水平差、价格高而频繁被讽刺是「智商税」,但是从每月的销量数据中可以看出,蔚来已经在高端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唯一一款高端国产汽车品牌,甚至连大众集团都将其列为了潜在竞争对手。
蔚来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更多是靠其对消费者无微不至的体贴服务,凭借一次次破圈的贴心服务案例,蔚来成功在大众消费市场中树立起了「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让每一位购买了蔚来汽车的车主,都能体验到高水准、周到的服务水平。
而能够买得起蔚来的,必然也是高净值用户,这些在网上、在生活中都有着较高话语权的消费者,自然为蔚来宣传的话,相比销售人员更为可信,最终蔚来和用户得以共同构建一个更具可信度的蔚来汽车推广圈,所以蔚来才可以在遍地是外国品牌的汽车市场中,成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再者是理想汽车,虽然他们忠于的增程式技术只不过是一种过渡技术,但是他们也通过「奶爸车」这一垂直细分领域,成功为自己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
虽然理想 ONE 的产品力并不一定比问界 M5、岚图 FREE 好多少,理想 L9也没有什么全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但是就是通过深耕家庭 SUV 概念,让理想的每一款车被人提起,都会提到它非常适合有家庭的人开,这点是整个汽车市场都未曾有人做到的。
同时,也和上文所说的那样,理想为了省去家庭购车消费者的考虑成本,将所有安全配置、舒适型配置全部标配,并且精简 SKU,不再需要消费者耐着性子在4S 店和销售磨嘴皮,让购车体验丝般顺滑。
反观小鹏汽车就缺少这样的核心品牌形象,只有关注汽车行业的人,才能够知道小鹏的优势在于自动驾驶,而不仅仅是「车比特斯拉、理想和蔚来都便宜」。
然而一个惨淡的事实是,小鹏和创始人似乎已经对靠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卖车这件事,愈发失去信心了,而这也正是让小鹏屡次使出堆一大批 SKU、甚至敢不给小鹏 G9低配版配备毫米波雷达、高阶摄像头的昏头战术的主要原因。
根据一线销售反馈的信息了解到,购买小鹏 G9的客户群体中,80%的人年龄在35~40岁之间。这部分年龄段的消费者一般都已经有了家室,或者刚有孩子,所以这就不得不需要消费者直面一个问题——当车上坐满了你的家人时,你是否敢用现在还被车企称为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功能呢?显而易见,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
小鹏自动驾驶功能在2022年春节期间,使用率仅为8.09%的成绩,也再次印证了上一个问题,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的接受度,远远没有小鹏想象的那么高,大多数人也就只有自己开车时,会打开自动驾驶功能尝鲜、体验一下,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次日社会新闻的主角吧。
一家自诞生就对标特斯拉,意图在自动驾驶领域成为行业第一的小鹏,一直以来都 all in 自动驾驶,但是弯道超车终究难逃注定要付出的代价,该补的课还是得补。
面对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低接受度,小鹏挥刀自宫,将能凸现小鹏汽车差异化的功能全堆到了顶配车型上,让大多数消费者与之无缘,而没了自动驾驶光环加持的小鹏,还剩下些什么?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