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解读信仰 感性思考未来:关于虚拟实境带给人类的担忧

91play论坛CB0304-12 11:12

文章来源:91play.tv/ 

【前言】:当前在各厂商规划宏图下,随着虚拟现实相关设备的相继面市,大众对于“虚拟实境”概念的认知也在逐步成型。并且在与日俱增的热度中,未来将影响与冲击人们的生活。其技术与应用涉及之广博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前所未见的仿真化感知世界。它不仅能为人类与计算机提供合理化接口。在强化的人机对话解决方案之下,甚至能为人与人之间的媒介交互标示出新的注解。然而就像科研领域一直信奉的那样;“科学是把双刃剑。”现今令人担忧的或许正是这一被资本逐利性推进的变革技术,可预见的那些现实问题。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或是那托生于AR傻傻分不清的MR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 )。如果放在体感未曾出现的年代,这些概念看起来好似天方夜谭。然而如今面对【真实沉浸虚幻,虚拟混淆现实】的理念,已经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引发国内外看到庞大市场远景的众多厂商蜂拥而至。一年比一年高的年复合增长率,足见其大势所趋。此前一家名为MarketsandMarkets的公司,就混合现实市场(Mixed Reality Market,包括VR、AR技术)发表的一篇包括混合现实的硬件开发程度,应用范围(工业,航空航天和国防,医疗,建筑,消费,和其他),以及地理因素等全面评估报告显示。市场价值增长率最高的无疑是工业方面的技术应用。由此2016元年伊始至2020年混合现实的市场价值最少可以达到4亿5340万美元。(因此微软才会将开发重心放在娱乐之外的应用领域并坚信AR才是未来)。
 
 
VR确实是将来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汝之未见,未必无害。越是如此,更要审时度势,冷静思考。
 

突破次元壁 引发人类危机
其在工业方向的应用必然是提供便捷的手段,并无弊端凸显,除了如同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之外基本百利而无一害。而在包括互动社交在内的电子娱乐领域,在突破了技术与创意的界限,摆脱风潮化的过眼云烟之后。如同智能手机,当这种技术真正渗入人们生活成为时代变迁的符号。依据社会形态及其受众的不同便会滋生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只关乎个人,然而影响的却是整个人类生态。某著名游戏制作人就曾表示过VR主要前景之一就是黄油的看法,加上目前已出现此领域对于现实互动的技术尝试,与AV同理,在满足生理与精神需求减少犯罪率的成效之下,显现的是影响种族延续的事实。
 
 
虚拟现实产生的初衷,就是要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稍微“中二”的说,就是打破次元壁的阻隔,让那些原本只出现的屏幕里的角色,跳脱到我们的身边来。VR技术本身在目前的应用层面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因为无法模拟重力和触觉感受,所以还远未达到《刀剑神域》所描绘的标准,VR设备目前最合适的只是体验式互动,什么叫体验?
 
举个不大形象却易于理解的例子;比如路上你看到一群人在谈话,你凑近了去偷听这就是体验式,而所谓的互动也只能是在设定好的机制内有限做出充满违和感的行为模式。给人的体验必然会产生很大隔阂,就像是我们的视野虽然是被虚拟环境所欺骗,但触觉反馈却停留在真实世界。在操作体验上同样如此,你会感觉身体与大脑是分离的。(由此也带出了一些“缸中之脑”阴谋论的猜想)如果虚拟实境的研发有一天真的突破到了休眠舱,脑后插管,完全欺骗视觉触觉神经的地步,犹如柯南早年的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中所描绘的那样。那么对于包括御宅在内那些“探究欲”强烈的人群,打破次元壁的屏障,圆梦其终极取向就是必然的选择。
 
 
那么试想现今各次元已经到了能够通婚的地步,假如一旦这层屏蔽不再成为阻碍,虚拟和现实几乎没有分别,我们完全可以脱离现实世界而生活在VR里。既可以进食,又拥有五感,同样可以繁衍后代。它真实得就好像是《盗梦空间》里描述的那种梦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他们宁可选择醉生梦死在虚拟现实中,毕竟在眼下这个还需要和屏幕交互的时代,就已经有很多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我很难想象他们能抵御住VR世界的诱惑。当我们从VR的环境中醒来,一定会以为刚刚做的梦就是发生过的历史。或许这些拟真的成人内容,将会是VR使人颓废的一个新世代推手。
 
 
相信届时也会有为数不少的人继而舍弃三次元投入虚拟感官的怀抱。由此为严峻的人口增长问题雪上加霜。而日后的混合现实技术,势必会发展成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沉浸式的全景拟真体验。说白了,这就是那种“脑后插管”的虚拟现实,但最大的致命问题在于生物链接的弊端,那就是人如果在虚拟的现实中受伤或死去,那么其肉身同样会感同身受的体会到疼痛甚至死亡。
 
 
精神沉溺 导致现实社会问题
是否会成瘾?人们关注玩游戏上瘾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年了,但直到今天,很多国家的官方心理机构还是没有把玩游戏成瘾归入到精神疾病的范畴。但随着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的日益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担心,我们是否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会将人类剥离出现实,很容易形成上瘾的依赖。在严酷的社会状态以及人类情感畸态走向下受挫的或暗淡或悲痛的人生。会因此更加无法自拔。记得《盗梦空间》里有这样一幕:在一个逼仄的小房间里,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陷入沉睡的人。他们都属于那些滥用试剂,想永远沉醉在美好的梦境中不愿意醒来的人。或许,虚拟现实终将摧毁人类的心智,让他们再也无法在了无生趣的现实世界中存活。唯有通过感官刺激的沉浸与满足。在另一个随心所欲的世界中或发泄或解脱。就像被电疗甚至虐杀的网瘾骚年,成为现实畸态中的牺牲品。这些如同“瘾君子成就之路”的担忧必定会是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诱因。但至少我们现在还无法脱离现实生活,沉溺于虚幻的世界,只会被人当成逃避现实的懦夫。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在技术的参透上还需长时间的完善,所面临的诸多待改进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依据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心理学家Angelica Ortiz de Gortai的说法,如果长时间穿戴虚拟现实设备的话,那么他患上【游戏迁移症】的机率会更大。Gortai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游戏迁移症的临床表现为:看东西会出现像素点;入睡时,会听到游戏的声音;更有甚者,当虚拟现实设备穿戴者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会下意识地进入躲避地雷的迂回行驶模式。随着VR虚拟现实设备不断地融入社会,游戏迁移症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高发。虚拟世界会影响真实生活的这个问题,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游戏迁移症通常只是暂时性的,但如果有人在操作机械或是在开车过程中犯病的话,那结果将是致命的。
 
 
而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者Frank Steinicke教授和Gerd Bruder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了虚拟现实在长时间佩戴之下会显现的后果。将一位实验对象放置于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中24小时,并且每隔两小时就让实验对象进行一次简单的休息。志愿者除了会时常感到恶心之外,还开始有点分辨不清现实和虚拟的区别。据研究报告显示,“在这次实验中,被实验对象就对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了迷惑,在分辨一些物品和事件时,不清楚它们究竟是出现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出现在虚拟世界中。”
 
 
也许最终随着技术奇点到来如今这这些技术雏形的头显设备会被神经科学的发展取代,使真正的虚拟现实得以实现。然而就像那个近日开放试运营的虚拟互动乐园项目;【THE VOID】有一定的警醒含义的命名那样,在体验虚幻梦境的同时不要被虚无的表象蒙蔽了心智。
 
推进VR便携化 虚拟社交奴役世界?
目前的头显式虚拟现实设备 或许还充其量只是停留在沉浸式的投入状态,完全无法达到无法自拔的依赖成瘾。那么如果未来VR设备便携化与社交化的组合,大家能够想到什么?
 
 
现今便携VR设备的出现或许就是未来技术成熟后,当今智能手机的替代品。除去三星等移动厂商在VR便携化领域做出的成绩外,瑞典的一家公司也曾公布过一款 计 划 在2016年出货可折叠便携式的虚拟现实眼镜【Moogles】。其新版细节一经公布吸引到了更多人关注手机虚拟现实市场。
 
 
而在巴塞隆纳的世界行动通讯大会上,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与三星头显的合作,就曾有人预见式的发表过如下看法:“我们将要与现实分离,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我们将要成为奴隶,而社群媒体的业主将统治我们。”细思极恐太可怕!我不想住在一个像这样的世界。我要能够闻到并触摸盛开的花朵!我想要能够拥抱某人,亲自告诉他我爱他。我想要去看夕阳,让泪水流下我的脸颊。我想要感受到吹过我脸庞的微风、闻到煮菜的香味,我想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智能社交化的时代已经有违人情,而虚拟社交化的演变或将全面侵蚀人与人的情感互动。
 
 
 想一想你低下头在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视野下便能拒亲人,朋友于千里。何况是“蒙蔽”双眼的完全沉浸式隔绝体验。你在脸书中浑然忘我的时候,伤害了别人而自己全然不知,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著名导演斯蒂芬·斯比尔伯格在拍摄电玩背景小说改编的电影《玩家一号》期间接受采访时就表达了其对虚拟与现实的看法,他说:“《玩家一号》就像一个预言未来的水晶球,透过这个水晶球可以看到未来5到10年间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30年或者40年以后。电影中,虚拟世界几乎成了毒品一样的存在,我们每天花在虚拟世界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吃饭、与人交往的时间。”
 
 
斯皮尔伯格也提到自己不打算借鉴太多已有的东西,他更感兴趣的是小说中虚拟与现实的对决;“我的孩子们和我们交流差不多半个小时以后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我走进厨房以后,看到七八个女孩儿围坐在一起,眼睛都盯着自己的手机,网上聊天、发短信、发推特、看八卦,她们之间几乎都不交流。这部电影中将会展现为什么我们觉得虚拟世界比现实更有趣,但是一直沉迷于虚拟世界又会让我们错过些什么。它就像是一个警世寓言。”
 
 
记得儿时有过这么一部讽刺神剧《糊涂侦探》(GET SMART)其中有过一个“隔音罩”的设定。相信看过的人已经明白我所指了。本用于密谈的隔音装置,内部几乎无法沟通,外面却听的一清二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角色每每使用都是一副严谨的特工范。令人忍俊不禁。如同所谓的互动社交,试想如此充耳不闻却浑然不觉会是多么荒唐的场景。
 
【结语】:正如开篇所言,历史的种种例证展示了技术开拓进程中抉择带来的风险与后果。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人类,虚拟现实能否替代真实世界。亦或正如《黑客帝国》中将两者合一的世界观那样,人类不但被 AI取代而且被接入到虚拟的现实中沦为能源供给。
 
 
当人类自负的打开一扇未知大门时,未必能保证门内所现就是你预想能够企及。对于如火如荼的虚拟实境技术应不应该在发展之初给予全盘考量后加以约束,在生物化学,电子工程,神经网络成型的那一天这些考量的结论能不能为这一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规制。或许现在就是我们应当机立断的时刻。
 
 
文章来源:91play论坛
原文链接:91play.tv/forum.php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