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家庭智能终端
自电视发明以来,电视机就一直在家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家庭媒体娱乐服务的核心端点,并常常作为家庭成员交流沟通的背景和源头,其隐含的仪式感至今依然存在。这决定了未来数十年内电视终端在家庭智能化中的特定地位,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纠缠。
在宽带化背景下,PC的出现和普及应用——特别是互联网视频网站的迅速崛起,开始转移和承担了部分家庭娱乐功能。但很快地,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大屏化的发展,使个人娱乐成分在家庭背景下被极度放大——尤其是大大分流了PC端的娱乐与媒体服务功能,成为家庭媒体娱乐的重要端点。
与此同时,将电视终端上连接互联网从而扩大娱乐服务范畴和影响力的努力,也一直存在。本世纪初的“维纳斯计划”和2005年前后的“盛大盒子”扮演了炮灰的角色。这段历史很短暂,但却深刻表明了数字经济浪潮中产业链不同角色隐含的跨界服务冲动、利益诉求,以及监管者的意识形态管控要求。实际上,这段历史也揭示了很多内在规律。笔者将这个时期定义为“智能盒子前传”。
而2007年左右开始兴起的IPTV服务,在电信运营商与牌照商你情我愿的协作中开始起步,到其后的三方博弈中充分演绎了中国特色下的发展之路。有线运营商在复杂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过程中,也努力通过机顶盒让有线数字电视看起来更多丰富多彩。但真正打破枷锁将电视终端与数字经济对接的却是互联网电视——也就是被称为OTT TV的业态。很有意思的是,在OTT TV监管与反监管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与“智能盒子前传”一样,彩电厂商是OTT TV的最初发起者(可悲的是,彩电厂商同样不是受益者),而互联网公司则将这一舶来品推向高潮,进入一个集体暴动期。
在上述“三屏”之外,近年家庭智能化的大众焦点还包括路由器和游戏机主机这两者。游戏机的突然爆发更多是多年政策封锁后松绑的缘故。毕竟经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年发展历程,游戏已经被确定是具有真金白银商业模式的应用领域。而所谓智能路由器,在产品功能上看,目前一些玩家倡导的视频下载加速引擎、内容存储等“微创新”功能,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家庭用户的CDN节点服务;也就是说,智能路由器在产品上是一个在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圈用户”的设备;而其进一步的应用聚合、智能家庭平台设想,才是其平台化商业目标所在。笔者认为:智能路由器是新兴玩家在BAT三巨头压迫下,寻求新兴入口过程中的一个依靠点。
如果不考虑目前还处于培育阶段的智能家居(笔者认为现阶段还说不上“智能”,更多是某些联网环境下的“功能”应用),PC、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电视一体机、各种电视盒子、智能路由器、游戏主机;这些终端构成了家庭主要的智能终端。
从智能路由器强调的家庭网络服务功能和富媒体服务功能来看,笔者认为:智能路由器很可能只是一种中间形态,只是在网络拥有者、媒体掌控者(以及消费者)等大玩家尚未觉醒或真正发力时的中间产品。而当所谓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时,当相关巨头也就是真正的运营服务商进一步部署和收拢战线时,不管是电信运营商、有线网运营商还是OTT大玩家,都会在强化自身的终端产品富媒体功能的基础上延伸路由功能、家庭终端互联功能。从近期发展态势来看,家庭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战略性产品。
云端平台和多智能终端的桥梁
事实上,包括一些上游巨头厂商和网络运营商在内的机构都在网关产品上开始部署。例如,2012年7月份ICTC期间,意法半导体(ST)针对中国广电市场带来三大层次的产品,其中第三类就是家庭媒体网关和服务器产品。意法半导体部门副总裁兼统一平台产品部产品总经理Laurent Remont::“越来越多地把应用部署在云端,会给运营商带来很大的投资和成本压力。可以把云端应用和家中多媒体网关平衡起来,有些放在云端,有些放在家里。还有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家中提供一个‘云’,用家庭网关来完成”。 用户可以把内容放到家庭媒体云服务器。既可以在家庭环境访问,也可以在户外访问,所有内容都在自己的控制中心——家庭云。
再如,2013年10月,Intel公布了面向家庭物联网的网关产品,还推出了基于其上的网关解决方案。Intel 全球物联网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唐迪曼(Ton Steenman)表示:物联网由物(传感器、芯片)、网关、网络连接、云/数据中心组成。在这其中物的部分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部分,网关则负责将不同的物收集到的信息整合起来,网络将信息在各部分间相互传输,云/数据中心则负责分析以及提供方案。其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网关是物端“碎片化”、云端“集中管控”的一个桥梁,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样是在2013年年中左右,Real公司初步推出家庭媒体中心产品。Real公司将媒体中心(Server)应用安装在数字一体机或机顶盒中,同时提供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客户端(Clien)应用。上述产品组合形成一个面向家庭用户的“私有云”服务,其中Server可以利用一体机或机顶盒中的硬件能力,提供高效的媒体内容编辑处理能力,包括编码、转码等;终端用户既可以从Server端获得相关媒体服务,也可以将其终端上的媒体信息上传至Server,从而分享给其他家庭“私有云”用户。
在上述三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网关作为运营服务商“云”服务平台和家庭用户多个智能终端之间的一个过渡,或者说一个家庭“私有云”。一方面,家庭网关作为运营服务商在家庭环境下的业务部署端点,能够提供灵活的富媒体服务输出。在另一方面,家庭网关能够面向家庭的多种智能终端进行业务分发。
定义家庭网络边界、提升软件能力
更重要的事,典型的家庭网关产品要定义家庭网络边界,并且将重心投资于软件能力而非硬件能力。
如图1所示,在广东广电的家庭网关产品定义中,家庭网关从有线网络接收广电视频业务,转以IP的方式(基于路由能力和家庭联网能力)进行分发,将广播节目、点播节目覆盖至所有家庭智能终端。也就是说,在家庭网关之前属于有线网络,在家庭网关中终结传统广电视频业务属性;而在家庭网络之后则属于家庭网络范畴,家庭网关通过转码等服务将有线网络的非IP信号(如TS流)转化家庭智能终端能够识别的IP流。这样,通过家庭网关能够使广电视频业务与家庭网络、家庭智能终端实现灵活的对接。在这种定义之下,家庭网关是有线网络进入家庭的末端,有线网运营商的运营服务能力将围绕家庭网关,而非用户家庭网络本身。
图1:广东广电家庭网关产品定位
在运维支持方面,家庭网关以廋终端、软终端方式呈现。也就是说,家庭网关并不负责最重的业务呈现,而是将业务提供给具备业务呈现能力的各种家庭智能终端,基于后者的硬件能力实现最重的业务呈现——同时提供QoS保证和适度的终端管理能力。例如,有线网运营商早期是通过一台、二台,甚至是三台的机顶盒实现家庭多终端的覆盖。而在引入家庭网关之后,通过网关上述IP转码能力和路由能力,直接实现家庭多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的覆盖和服务提供。也就是说,在家庭网关模式下,有线网运营商将不再以定制方式向用户提供机顶盒,而是让用户在公开市场自己购买统一标准的机顶盒。这样可以避免了沉重的硬件投入;在机顶盒、智能电视一体机等硬件快速更换的背景下,这种强调网关软件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可以大量避免不必要的硬件投资。
图2、广东广电网关产品形态演进图
如图2所示,家庭网关实际上是将原来机顶盒的编解码、图形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等通用IT能力及外设部件分离出去,而保留并强化运营管控能力、网络接入与路由能力、(IP)转码能力等核心能力。这更多是一种廋终端、软终端的概念。
家庭网关的运营能力,还体现在对多业务QoS精细化管理的支持。例如,家庭网关会禁止面向OTT的P2P应用,以保障广电自身视频业务质量。另外,在扩展性方面,家庭网关通过支持Zigbee等互联标准协议,支持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等贴近用户的个性化业务。
可见,传统的机顶盒、智能电视、乃至智能路由器等智能终端,在竞争家庭入口时,更多是在软硬件能力整合的基础上寻求替代;而家庭网关则是在强化自身软件运营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或融合其它智能终端的硬件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融合而非整合替代的思维,这是家庭网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3C融合和SOC支持下,智能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兴起,成为新的信息入口;同时,也导致了智能设备之间对用户控制权的争夺。在家庭领域,包括智能电视机、OTT盒子和智能移动终端在内的智能终端都寻求成为家庭信息入口的核心。以小米、乐视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特别是互联网公司为了争夺信息入口,纷纷介入智能终端服务,提供高配低价的产品。
但在“后摩尔定律”之下,由于硬件制造能力相对过剩,实际上加速了硬件升级节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水平硬件能力的让渡来吸引用户的企图,实际上很难以长期维持。在另一方面,多种智能终端的兴起,实际上也意味着“去中心化”的格局,任何想掌控用户、成为家庭核心信息入口的企图最终都不能成立。
相反,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软件效能是比硬件能力更重要的竞争力。2010年12月,一个由美国白宫科学技术顾问组成的独立小组发布的报告援引了一项研究的结论。结论表明:源于软件算法的不断改善,往往远远超过采用速度更快处理器所带来的绩效收益。该报告表明,在这15年里,运算完成速度提高了4300万倍,其中1000倍来自于处理器速度提高,43000倍则是来自软件算法效率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运营服务商来说,基于软件能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用户粘性,将是比硬件捆绑更重要的途径。
有线网运营商的上述家庭网关产品设想,正是抛弃了硬件能力包袱,在提升服务灵活性(主要体现为IP转码)、延伸服务范畴(覆盖多种终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用户自身智能终端的硬件能力。或者说,上述家庭网关产品将智能终端硬件所有权、控制权重新还给用户,让用户自主选择接入终端。
在经济学者的眼中,个人、家庭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正是经济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已经持续将近二十年的互联网浪潮中,数字经济与这四类主体的结合也有不同之处。以娱乐和沟通为核心推动力,以移动互联为重要展现形式,个体互联网化程度已经越来越接近巅峰水平;而目前正在鼓吹的可穿戴设备或许是个体互联网化的极端。而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来说,管理效率(包括垂直管理和协作管理)和安全可控一直是其数字化的核心推动力;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机构数字化水平也开始迈上了新的台阶。
不同于个体和机构,家庭作在数字化过程中更具多元化需求特征:既有娱乐、沟通方面的需求,也有安全可靠、内部管理的需求。并且,家庭作为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实体,其相关的活动都处在特定的情感模式之下。因此,当数字化遭遇家庭实体时,其过程和发展方向显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
一句话,在个人主义盛行、个人伦理规范趋于无序的背景下,家庭伦理依然是社会最稳定的力量和秩序源头;或者说,家庭实体更具有自组织特征。因此,任何企图依靠技术力量改变乃至颠覆家庭日常生活现状的想法,都将遭遇巨大挑战!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