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汽车中控台出现显示屏开始,人们就应该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块屏幕上一定能做出大的文章。
现在,Android Auto和Carplay分别是科技巨头谷歌、苹果向汽车产业吹响的号角,反观国内,阿里巴巴近日也联手上汽集团向汽车行业全面渗透。
继智能移动设备、智能家居之后,智能化交通“互联网汽车”前进的脚步看起来势在必行。
汽车工业与智能科技并不遥远
智能化思维已经贯穿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手机、电脑到家用电器,但无一例外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智能产品在智能化之前都具备了向智能化发展的潜质,从这一点看,汽车同样如此。
车载导航是汽车领域最具实用价值的科技,而无论是奥迪的MMI还是宝马的iDrive,车载系统也一直与现代汽车的发展携手共进,只是这些来源于车企的附加产品,人们对其讨论的范围,也一直没有超过汽车本身。
在科技行业,谷歌一直是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先锋力量,特斯拉纯电动汽车的兴起也让智能科技在汽车的运转结构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今,包括法拉利LaFerrari在内的顶级超跑都用上了油电混合动力,在汽车行驶、监测、维修等方面更加能体现出智能科技的重要性。
所以,汽车工业与智能科技关系紧密,日产GT-R性能跑车信息丰富的车载设备甚至一开始就是是为电子竞速游戏准备的,汽车本身的特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关键作用,使其成为了智能互联网科技的下一个理想目标。
智能互联网将如何改观传统汽车?
智能化模式,互联网思维的好处不言而喻,相比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巨大的飞跃体验,在汽车上又将如何展现呢?
首先,“互联网汽车”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让驾驶者能够在汽车中上上网娱乐那么简单,从科技企业与车企合作的意义来看,都是希望在未来将电脑屏、手机屏和车机屏整合,实现信息云共享。
英国著名汽车节目《Top Gear》就曾经远赴日本试驾的丰田i-Real概念车,其以社交为主的系统设计,帮助车主可以通过车内设备寻找路途上的同伴或是口碑一流的餐厅,而现实中,更是能够以车主为中心形成生活圈,将社会生活从以人为单位变为以车为单位。
其次,智能化模式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驾驶汽车,提升以代步为目的的行车人员的驾乘感受,近几年市面上许多量产车型配备的“驻车辅助系统”可以让驾驶者“零操作”实现精准停车,而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最直观的价值,无疑是让一些社会中的特殊人群也能够通过汽车这一工具出门远行,在各种人为交通事故频发的今天,这一功能同样会让汽车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开车老手也就不用再担心刚拿到驾照的女司机了。
从大局角度出发,汽车依仗智能互联网对城市交通的建设更是具有长远意义,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体系以及车载智能导航设备,针对大都市汽车保有量巨大的问题,智能互联网对更合理的行车路线规划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
汽车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汽车租赁等新形态汽车业务的有效开展,是环节城市交通压力的积极措施。
互联网主导汽车依然存在两面性
作为生态系统的野心家,苹果、谷歌到阿里、小米等都暴露了涉足汽车领域的浓厚兴趣,国内,BYD之流的车企也借着电动车的大潮,反复强调自己“云”智能的优势。
然而,正当同志们都兴高采烈的迎接“智能化互联网汽车”盛世时,“不相信互联网能主导汽车”的声音也应声而来,发表这一言论的,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
由汽车本身来看,这句话不无道理,电动汽车的出现已经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汽车行业应有的发展轨迹,如果让智能互联网全盘接受汽车,那么汽车就不再是一个有着灵性的事物,遵循着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的节奏,彻底沦为一件工具。
另一方面,智能化、互联网化,也就意味着电脑左右汽车运行的比重越来越多,相应人脑控制的汽车的成分会被减弱,发展数十年之久的PC行业安全性问题都难以彻底解决,智能互联网附身汽车,争议必然再次加大。
最后,智能互联网真的能让汽车生活更加美好吗?也不尽然。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莫过于首都北京不堪的交通状况,其实从“首都”变成“首堵”的过程,有关部门在背后已经积极利用实时道路采集交通大数据,进行合理的车辆分流规划,但为什么首都人民没有察觉到效果,因为城市的车辆基数实在太大,在强悍的“黑科技”也是无力回天。
反观现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各种OS不过是谷歌Andrid的翻版,互联网思维在人民群众看来除了“限时抢购”没有再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光凭这些本事就能主导汽车行业?其实我也不相信。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