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世之初的极客玩物到现在人手一部的随身物品,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科技元素。
但即便iPhone都已经经过了六代更迭,人们对智能手机的热情却是丝毫不减。智能手机依然是现代人更新最频繁的电子产品,新款智能手机的上市消息还是会当仁不让的占据各大科技新闻的头条位置。
市场研究公司IDC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突破10亿部,增长率跃升至39.2%,并预计2014年这一增长率依旧高达19.3%。
与之对应,IDC预测全球PC出货量将在2014年再度下降6.1%,而即使PC成了众人眼中的夕阳行业,在智能手机之后才出现的平板电脑也在201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环比暴跌了30%,这其中,最好的平板电脑苹果iPad的低迷表现,是使整个行业遭遇“滑铁卢”的主要原因。
前人的风采已成往事,而后来者同样追赶不及,那么,在智能手机这类产品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不再陌生之后,使其在市场中保持长久活力的原因又是什么?
智能手机,依旧是最佳的智能产品
智能手机的普及引发了来势凶猛的智能化浪潮,从可穿戴设备到家居产品,智能化的思维迅速波及与电子领域相关的各个产业。
但回过头看,才进入人群视线不久的Android Wear还不足以让智能可穿戴设备全面走向正轨,各种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智能电视产品无论在游戏、应用体验还是人机交互方式上,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平板电脑确实红极一时,但谷歌和苹果移动平台应用开发的差异性也使其长期处于“一家独大”的失衡化发展,而即使是有专门系统和程序优化的苹果iPad,在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面前,用户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不再明显。
手机产品仍然是当前两大智能操作系统的主战场,我们所说的Android与iOS的差距越来越小,描述的对象也大都针对智能手机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智能手机在系统与应用层面,仍然保持着其他智能产品不具有的先天优势。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也是用户最易于接受的智能产品,你不需要一个容纳智能电视的客厅,也不需要为了使用智能手环产品而成为一个运动爱好者,智能手机不仅一直是智能产品的焦点,也是几乎所有人在功能上真正“用得上”的智能设备。
降低门槛和差异化,Android系统功不可没
在大多数人眼中,装备iOS系统的苹果iPhone一直是最“好用”的智能手机,但IDC统计显示,去年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为335美元,远远低于苹果iPhone 5s或其他旗舰产品的价格,这其中,免费而又开放的Android显然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
苹果iOS的自给自足和微软Windows Phone的不成熟,使得不收费的Android成为了各个价位“非苹果”智能手机厂商的主要选择。
从国内市场看,千元不到即可购买一部配置不错的Android智能手机,大大降低了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系统门槛的下降,也使得“非专业说相声”的罗永浩和“专业说相声”的王自健都能做的起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品牌。
产品层面,Android的开放也让目前的智能手机产品更加差异化,有更多的新想法可以融入进来。
手机的尺寸发展将遇瓶颈,硬件参数日趋同质和饱和,而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依旧会出现各种数不清的新鲜元素。
从“三防设计”、“超灵敏触控”到“Hi-Fi音效”、“2K屏幕”,Android一再成为了创新技术的试验田,具备新技术的的产品也一度刺激着智能手机市场不断向前,让智能手机这一类产品不会从消费者的视线中淡化。
新兴领域,智能手机仍然会成为中坚力量
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让智能科技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家居产业是目前各大智能厂商都在着手推进的事,伴随着谷歌苹果集体瞄准居家智能环境,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产品也将成为新技术的新载体。
在未来崭新的智能化环境中,智能手机同样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已有的智能家居产品中,轻巧便携且连接形式多样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控制器、语音识别装置和体感外设的理想选择,而伴随Android TV等项目与未来智能手机系统的高度融合,智能手机与其他智能产品的关联作用将被再度凸显。
时至今日,我们距当代智能手机革命性产品,苹果的第一代iPhone已经有超过七年的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爆发式发展了数年之后,智能手机与用户之间非但没有产生“七年之痒”,还极有可能在未来更重要的产品位置继续“火”下去。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