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三个月,电视盒子就被判了死刑,销量瞬间从炙手可热的半年千万级别跌入到没有经销商敢囤货销售的惨淡境地。
但是和诺基亚的突然坠落不一样的是,盒子的由盛转衰不是由用户和市场决定的。
从今年6月份以来,盒子数次被广电总局点名,从要求停止电视盒子中提供的电视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到下令关闭电视盒子中的各类视频APP及视频聚合软件、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的下载通道。
以至于在近日的电视盒子内容呈现中,我们已看不到数月之前互联网电视所能给用户们带来的惊喜,千篇一律的盒子变成了一个无甚亮点的电视台模样。
在这场依据广电181号文进行的整顿中,电视盒子的内容同质化日益加剧,本来有望在艰难转型中获得新生的电视机屏幕再次沦为一块单纯的屏幕,毫无前景可言的显示屏幕。
事实上,在这场互联网与广电总局不断迂回拉锯的“战斗”中,除了用户以外,几乎都是输家。而广电总局领导的那句“为什么要我们来适应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来适应广电”言论则成为了这场只有输家的战斗的最好注脚。
虽然从表面来看,那些花钱买了互联网电视的服务,却没有因此得到应有待遇的用户是最大的输家。但风物长宜放眼量,看着吧,一两年后(也许只要几个月),那些被迫享受着阉割互联网电视服务的用户将是这场整顿中最大的赢家,连带着的赢家还有互联网公司,而输家则是目前在四处布局的电视机厂商以及那个神一般存在的总局。
广电总局:政策的宽松与收紧
从意识形态和播出安全出发,广电对于自己领地上的生态从来都是秉承可管可控的原则。有广电人士认为,广电网络本就应该具备封闭性和可控性,广电网络不应该市场化,否则播出内容将无法监管。这套说辞是毫无破绽的,事实上,即使在美国,广播电视也是必须要被严格管控的。
以安全为前提,在过去IPTV、三网融合的多次政策演进中,广电总局总是能够将电视内容集成与运营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将这个领域从业者的生杀权牢牢握在手中。
在对互联网电视行业的不间断整顿中,曾经非常兴奋的行业参与者们也能够感受到这股强大气场的无处不在。换言之,总局就是这个行业的空调,冷热随心;政策是总局手上的橡皮泥,方圆随意。
总之,总局的政策阀门松一点点,行业立刻跃上年销千万的枝头,政策稍一收紧,行业随即如坠冰洞。
收紧整个行业的紧箍咒是俗称181号文的《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这一文件是2011年发布的。但问题是,OTT行业发展快速发展的时间窗口恰恰是2012、2013年,包括视频网站、电视厂商以及小米、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内的行业参与者蜂拥而入,行业风光一时无两。
尽管有为数不少的洗地式的辩白,但谁也无法解释广电本身在政策上的随意性。如果不是2012年之后,市场嗅到了政策的宽松性,产业根本不会有参与者进来,而当行业日渐兴盛,作为主管部门的总局又开始收紧行业政策,颇有些筑巢引凤再烹之的意味。
试问,如果从2011年181号文开始,行业规范力度就像今天,这个行业的波动会有今天这般大么?
总局政策的宽松与收紧,其中转变,原因不得而知。
但总局对于互联网的暧昧态度,这组数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崭新的思路。在互联网电视大放异彩的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达到3734.88亿元,其中,财政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际创收收入3242.77亿,同比增长15.67%,增幅比上年下降了2.56个百分点,增长明显趋缓。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达到1387.01亿,同比增长9.19%,增速比上年下降3.93个百分点。
国家投入在加大,广电的财政收入在增加,但是实际创收和广告却双双下降。对于广电来说,如水银泻地般的互联网确实不那么友善和可爱。
互联网企业:从迂回到暂退
广电总局接二连三的强有力整顿措施几乎打的各大互联网企业措手不及,无论是从措施的力度,整顿的内容,以至整顿后的用户市场,都使得互联网企业在这一产业的存在感大打折扣。
某业内人士表示,不开放的互联网电视产业,将会成为一个视频网站不接受、电视厂商不接受、用户不接受的封闭型产业体系,并且形同虚设;而产业的最终,不是制度搞死电视,就是电视颠覆制度。
事实上,在与广电总局不断软磨硬泡的迂回中,互联网企业也是被逼的学会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广电总局明令通知各大视频网站禁止上架TV端APP后,视频APP们被迫以“更名”的方式再次上架。而这样的举动,被总局视为必须要打压的抵抗行为。
互联网电视没有了互联网,或者说让互联网企业明确感受到了政策的摇摆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吓尿了本来有意进军行业的资本方。就像现在鲜有人去朝鲜投资一样,今天合法,明天没收的把戏,资本玩不起。
财经学者刘姝威在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投资环境的文章就明确指出,监管部门的作风非常重要,如果监管部门“像笑面虎一样吸引你进去,然后,把你像绵羊一样一口一口吃掉,一根毛都不剩。”投资者自然是望风而逃,行业的创新能力将大打折扣。
不过,互联网会因此真的放弃电视机这块屏幕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已经成为了和水电煤气一样重要的互联网,断然不会因为总局的一道指令而与之疏离。相反,一待用户使用电视的习惯发生了转变,互联网的力量将吞噬一切。
用户:最后的赢家
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局势演变至今,可以说几乎已无任何赢家,虽然广电总局在通过政策的摇摆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但互联网电视赖以成名的互联网基因却因此出局,暂别了市场。从长远来看,其行为无异于自断一臂。
此次整顿之后,受了伤的用户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但那些刚刚开始习惯坐到电视机面前的年轻用户不会离开电视,他们有太多屏幕可以看,有太多内容可以选择,他们有太多技术可以实现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被阉割了,他们还会投屏,把电视机当成显示器来用。
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年轻用户的投屏习惯形成,对于电视机而言,其下场不会比报纸好多少。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年轻用户以及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次整顿无异于一次免费的市场教育活动,让用户自发学会了如何用移动终端和电视互动。
因为整顿,用户学会了新技能,这才是最大的赢家,一个足以应付未来任何变动的新技能,因为用户打开电视后,根本就不会去碰遥控器。
在互联网面前,这场整顿让旁观的用户来看,就是一条极其可笑的马奇诺防线。在长城高耸的年代,中华民族也先后被异族无数次成功入侵。高墙不是办法,更不是手段。
不要去试图抵抗互联网,互联网不会对任何攻击做出反应,肆意汪洋的互联网会包容下一切偏见和攻击。
还记得蓝光和HDDVD标准的大战么,最终谁是赢家?没有赢家,索尼的蓝光赢了标准却也没赢得市场。最终的结局是互联网用极度不清晰的画面完胜了极度清晰的蓝光,一堆互联网视频公司成功上市,索尼则是一蹶不振。
在传统电视机面前,电视机用户的遥控器已被广电全权握在了手中。传统电视机面前,往往是电视演什么用户看什么;而互联网电视面前,则更多的是用户想看什么,电视就演什么,这种主动权的回归是互联网赋予的时代进步。
广电总局作为整个产业的绝对操盘手,如何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利用好自己的操控权,通过挽救用户体验,以此挽救在年轻人群中几近崩溃的开机率,才是所有整顿措施的根本出发点。BTV的《养生堂》节目屡创收视新高这一信号,难道还没能引起行业操盘手的警醒,坐在电视前的老年观众这么多,真的是一件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么?
同样,在由PC端、移动端转移电视端的互联网企业,也应认准电视机屏幕的特殊之处,在开辟用户新市场的同时,将内容与应用真正演变为自己的利器。
如今,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已经走向了历史的昨天,能否卷土重来还有待时日,但在亟需解决的用户体验面前,这一切还值得所有行业参与者去尝试。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