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个“联姻”的好日子,上午传赶集网和58同城牵手,下午诺基亚同意以166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
这是一场新的变动,也昭示着电信设备市场将从两强争霸走向三足鼎立。
从两强争霸到三足鼎立
全球电信设备厂商的大变动还发生在上一轮北电的离开,摩托罗拉的放弃之际。2011年之后,爱立信、华为、阿朗、诺西、中兴五大设备厂商排名一直在微调,不是这个上去就是那个下去。然而,随着全球电信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期,一些处于弱势的设备厂商开始思变。阿朗2013年确定转型方略:专注于IP、云和超宽带接入。诺基亚则将手机业务变卖,偿还负债,聚焦网络、HERE地图和技术三大版块。
据了解,过去五年,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的谈判从未间断过。有消息人士透露诺基亚2012年底就曾讨论过是否收购阿朗无线业务。经过5年的“分分合合”,2015年4月15日诺基亚同意以166以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预计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这笔交易。新公司将使用诺基亚品牌,但将保留阿朗的贝尔实验室用于其研发活动。在谈判正在进行时,阿尔卡特的股价大幅上涨。
对于这一消息,来自华为方面的反应是不方便置评。爱立信也是表示,由于涉及竞争对手,将不予评论。但爱立信表示将会对此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将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战略和工作,继续为全球范围内的领先运营商提供最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根据2014年五大设备厂商的收入规模排名:华为、爱立信、阿朗、诺基亚、中兴。诺基亚收购阿朗,实现了“弱弱联合”,对抗来自华为和爱立信的压力。那么两者的联合是否能够实现1+1>2的效果呢?
1)增强全球尤其是美国市场竞争力。有分析称,诺基亚收购阿朗看中了阿朗的无线业务资产。对诺基亚来说,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旗下无线资产将增强该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尤其是美国地区。
在美国市场,诺基亚虽然有T-Mobile运营商的合作,但毕竟T-Mobile在美国毕竟属于较小运营商。而阿朗与美国运营商有着非常强的相互依赖关系,与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无线、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签订了不少合同大单。此次交易将使诺基亚从美国两大运营商——Verizon通信和AT&T手中赢得一些合同。
2)增强无线业务,成全网络解决方案厂商。正如上文所说,阿朗通过转型,聚焦在IP、云网络和超宽带接入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效,改善了业务运营的利润率和现金流状况。财报显示,阿朗2014年全年的营收为131.78亿欧元,2013年为138.13亿欧元;净亏损金额则由2013年的13亿欧元收窄至8300万欧元。
“诺基亚收购阿朗,会增强自己在IP、云、光网络三大领域的实力,从而成为全网络解决方案厂商。”分析人士表示。
诺基亚与阿朗的合并将打破先有的华为、爱立信两强争霸的格局,实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老帝国的抱团取暖,形成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三巨头鼎立的形式。”野村综研通信战略部副总经理陶旭骏告诉记者,“但华为攻势很猛,新诺基亚日子还不好过。”
2013年、2014年五大设备厂商收入对比(来自网络)
华为2014年整体营收2882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32.7%,成为增长最快的企业。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同样增长较大的还有中兴。“新的诺基亚要忍痛合并2年,并出让一部分市场份额,以求得更加重要的成本节约和毛利提升,这是痛苦的,也是必要的。对于中兴华为来说拥有了2年时间窗,不以价格战方式抢占更多一点的份额。”分析人士称。
上海贝尔情何以堪?
据透露,诺基亚和阿朗的交易完成后,诺基亚将拥有阿朗上海贝尔实验室50%+1的股份,并未提及上海贝尔的归属。作为阿朗在华的旗舰企业,上海贝尔如何走向?
上海贝尔在和阿朗合资之前,属于中央工委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合资之后,中方和阿尔卡特朗讯分别持有50%和50%1股。“上海贝尔一直很尴尬,对等股份的贝尔,又是外企又是央企。”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
网易科技在询问到上海贝尔归属问题时,上海贝尔表示尚未有确定消息,参考诺基亚和阿朗的新闻稿消息。
然而,据路透社透露,新加坡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正和将被诺基亚收购的阿尔卡特朗讯洽谈,欲收购阿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造部门。
上海贝尔未来将如何,无人知晓。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