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了一本“黑客”内容的补充读物——《离线·黑客》。
为什么说是补充读物呢?因为主要的几篇文章里面,《重访黑客》和《极客力量》都是在介绍《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一书的背景内容,而《亚伦·斯沃茨:理想主义者》则更像是纪录片《互联网之子》的文本形式。当然,《家酿计算机俱乐部通讯(第一期)》和“一名黑客的肖像”这些边角内容的翻译和制作确实是很精美。但是在文化怀旧和技术进化的内容过渡上似乎还是少了些什么。
接下来详细说说。
首先,“黑客伦理”和《重访黑客》是这个专题很好的开头。《黑客》一书确实是黑客文化的精髓,它的写作过程以及当时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通讯》这样的细节也真的是我们进一步去领略黑客精神时一个很好的着手点。而且专题部分的《极客力量》——这篇 WIRED 在2010年4月刊登的专访,比之《黑客》25周年中文版的“编后记:2010”的机械翻译实在要好太多了。但 Levy 的书并未描述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黑客,特别是以 Linus Torvalds 和 Tim Berners-Lee 为首的这批开源黑客——如果说古典黑客传递给我们的是价值和精神的话,那么开源黑客馈赠给我们的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财富。
软件之所以能够吞噬整个世界,是在于软件和互联网背后的技术生态圈能够创造出足以吞噬整个世界的软件。而这些软件的实现如今很少能够离开开源社区或开源技术,这里黑客们所交换的已经远不止当初 TX-0 控制台下抽屉中所放的那些打孔纸条了。这也是黑客们馈赠给全人类的知识财富,并且当下无论是创客运动还是生物黑客,他们既离不开这些知识来进行创造,而他们实现这些创造本身又在增加这些财富。一部“黑客”主题的书没能谈到黑客们所创造出来的这个开源技术生态确实非常可惜,根源可能是在于 Steven Levy 自己不写程序,而 ESR 的《大教堂与市集》读起来又过于生涩了。但那正是 RMS 以“自由软件”的号角想要做到却未能实现出来的蓝图,他与 Linus Torvalds 的过节和争论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或许以后“离线”完全可以补上一个“开源运动”的专题,但是这次把一个完整的“黑客”话题阐述清楚的机会想来是消逝了。
然后《创客“革命”》这篇,Evgeny Morozov 写得其实并不符合黑客精神。对创客的理解,应该就像 Carmack 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开始制作游戏一样——他们只是在为自己制作游戏,制作那些他们想玩但又没人制作的游戏,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才发现原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同样喜欢这些游戏。而从政治与社会结构的角度强行为每一个人如何去做事情来着想,既违背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又不符合创客们只是在为自己制作的本质。当硬件也能像软件一样形成这种开源的技术生态时,创客们自然就可以制作出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Hackers are builders. 至于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结构,如果作者真心关注这些问题,那么就应该去拿出他自己的解决办法来,即便仅仅去改良已有的开源政府理念也可以。毕竟,”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而近些年真正对黑客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要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以及斯诺登所处的“棱镜门”。诚然,创客们难免会有一些过于乐观的预期,但仅仅是想指责一下这些 builders,而非真正去为这种未来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
《生物黑客的黎明》和《解码生命软件的人》这两篇让我重新想起自己早已放弃的老本行——生物技术来。说实话,当时我也就能理解学生物的方面内容了,完全没有技术和工程学方面的想象力来跟上国外 MIT 那样的生物工程学。后来放弃生物接触起科技文化来,我才真正开始意识到,能够对生命进行编程的力量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会意味着怎样的系统性的改变。而从技术生态的角度看,我非常期待就像把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带给人类的时候一样,黑客们同样能够把一个开放的生命技术生态带给全人类,而非是任由恶的专利或版权系统来愚弄世界。
所以亚伦·斯沃茨的理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事实上亚伦在技术方面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与生俱来的黑客精神,跟 ESR 在文档《如何成为一名黑客》中所论述的非常类同——都是从参与开源项目进入黑客圈,都是执着于用理想主义来修补世界上存在的问题。我相信亚伦对这份文档不会感到陌生,并且亚伦在生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中也说过,这个世界好与坏的各一面都将永远存在,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我们此刻所要强调的那一面,以及我们为此所要采取的行动。所以,当我看到《理想主义者》一文的时候,所能联想起来的就是《互联网之子》所记录过的场景,还有亚伦在他的文章中所强调过的观点,同时延伸到整个黑客技术生态圈为我们的世界所带来的财富和改变。结合这些背景内容来进行阅读的时候,文章下方精心制作的亚伦的部分工作经历就早已不止是那些夹杂着晦涩术语的技术条目了,而是亚伦所坚持的理念跟与的技术、个性以及生平的真实结合,他用活生生的人生所实践出来的这一切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激励。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亚伦创业成功的话,当他能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事情的结局是不是应该能有很大的不一样?(例如 Google 的图书项目……)也许正如乔布斯过世时的话题一样,选择那样去做的亚伦也就不是成就这里这一切的亚伦了。
另外,对于工具部分,我特别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推荐的不能是一些黑客相关的工具呢?
最后,关于长文,在针对某一个问题或观点的时候,我想它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是,在面对由一系列问题或观点组成的专门话题时,一系列的长文显然同样会使整个话题的内容变得过长。这次“黑客”专题没能印完《理想主义者》一文便是这样,何况还有这次都未能涉及到的开源黑客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或许对于杂志来说触及话题的皮毛看起来就足够了……或许像书那样完整阐述一个话题的内容还是要通过专题目录的形式更为有效果……这里我想说的是,“离线”是不是应该把话题说完整呢?
如果是结合在线阅读的话,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素养,话题内容有不足的时候是可以弥补的,我还有 Google,还有 Wikipedia,还可以找到相关的在线社区,或是通过社交网络自己来完善话题中的内容。而若是像字面上的“离线”这样纯线下阅读的话,话题内容不足也容易误导人们对这一话题的理解过程,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这些话题的人。所以作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节点,用长文结合目录的形式把话题说完整,同时把网络素养融入到内容的策划和设计中来,以“离线”团队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肯定应当是可以做到的。并且,这样的方式也更适合用一系列的电子版长文来补充更多极客话题的内容,对吧?
还有一点就是这次设计的一个败笔,这次全黑的书页我觉得是有点为设计而设计了。早期黑客们写代码时的绿字黑屏是因为当时可选的颜色实在太少了,到苹果二代时也只有6种颜色可选。如今 Shell 和 Vim 的默认设置早已不同了,除非你特别怀旧地专门去找出这个设置来。这样设计的副作用,一个是书的味道就不说了,另一个是在长文里面写写画画做笔记的时候还要专门去找个白色的 mark 笔。另外这么印刷的成本我就不清楚了,最关键的是怀旧并不适合黑客们,他们总在创造着一些新东西,并且他们的创造物正在你所看不见的地方发挥着作用。
综合来看,这期的“黑客”打4星感觉是比较合理的。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