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类型片自30年代作为一个电影类型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开始。从西方血腥屠戮的感官刺激,到东方更具神秘气质的鬼故事。纵观电影史上获得成功的恐怖片,撑起“惊吓”氛围的因素不外乎三种:令人恐惧的视觉效果,令人恐惧的音响效果外加令人恐惧的情节设置。音响和视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情节中则包含更深的隐喻,激发出观众本身对内心恐惧的体会或记忆。
提到恐怖片,与之最为应景的恐怕就是这位最具万圣节气质的演员了...
始于血腥归于反思 恐怖类型片的独特现实表现手法
大多数人们看恐怖片主要目的便是能从中释放现实压力。观影时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看过之后,心情一下子放松。如同激烈运动之后的舒适感,追求这种扣人心魄过后的畅快体验。这也是许多人喜欢看恐怖片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同时有观点指出恐怖片的意义就是提高你抗拒恐惧的能力,不再惧怕自己想象的虚无事物,而是更加聚焦到现实危机上来,为现实生活增加更积极的正能量(也会有人表示会倍添心理负担,反增阴影的负面效果)。
不过,在我们深入的将关注点从恐怖元素表象延展至影片内容上时,往往能从看似虚幻的情节中或多或少感悟到某些投射现实社会问题的意图。
可以说,恐怖片的定义从来不应只有血浆内脏带给观众的恶心惊吓。面对现今类型片制作体系的完善,恐怖类型片以一种反常态的手法表现出真实的人性。反映出人们一些原始的意向。从某些层面上讲既满足了人们潜意识需求,在恐惧中影射真实人性故事的同时,也使观影体验具有了深层次教育内涵。
当然,此教育意义所指并非伟光正的说教。也不是迄今为止类型恐怖片桥段中运用的各种NO ZUO NO DIE套路。而是感官刺激之外,创作者通过影片主旨传达给观众更具现实意义的反思。正如恐怖片涉及元素的特殊性并不适合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能会致使其对现实社会产生错误认知一样。恐怖片所蕴含的深意就是面向成年人的导向教材与反观明镜。
将死老人的救赎计划与熊孩子的一时兴起 体制与人性将教育推入极端
在通常理解下,恐怖影片对观影者的教育意义只停留于“如何在套路化的屠戮中求生”这种层面。作为万圣节标配硬菜的《电锯惊魂》系列,其贯穿系列始终的主题都是在教育我们要行善事,做好人。
而另一青春系经典《死神来了》则完美阐述了一个道理:剧透的都得死。本来对于以“任何一项细微疏忽,都可能产生灾难后果”为主旋律的系列,就是为了警示在现实中的安全意识。所以,电科技也并不打算作死。主题既为教育,那么以下借由三部有关“教育”的影片从不同角度解析一下影视创作带给我们的“残酷教育”。(当然,出于安全考虑不会在剧情方面有过多描述)。
在恐怖(惊悚)片的影史中,选择贴近现实的体裁为创作主导的作品少之又少。只是近些年这类型的片子才逐渐增多,这也让传统恐怖片在千篇一律血浆四溢的范畴中增添了些许耐人寻味的佐料。与取材自1999年震惊世界的美国科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案的影片《大象》不同,很多看过影片《伊甸湖》的观众,都对其片中由头至尾令人抑郁的情节设置颇有微辞。在大部分桥段令观影者咬牙切齿之余。相信多数观众都能从怒火中烧的情绪中感受到影片所表达的,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说起来,其实这部关乎家庭教育缺失的片子对我国观众也算极为接地气,甚至感同身受。曾几何时,青春年华的叛逆乖张以及社会游民的顽戾之气,似乎都能从片中骚年言谈行径中一瞥缩影。只不过影片力图迎合恐怖片特质,将这些忤逆正常规律,违背他人(包括违背父母)的现状极端化。使得观感成功达成了:“恐怖片应有的惊悚紧张完全不及充斥内心的义愤填膺”的效果。或许这就是令很多三观较正的为人父母气急败坏,为男女主角心生憋屈的原因。
但同时本片也的确向社会良知与家庭教育观之间的联系,丢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
而影片《大象》。与之同类的主题,但却相反少了恐怖惊悚的元素。大概由于是现实取材,其更多细节指向了社会问题,控诉了由学校教育,家庭监管,体制漏洞,以及人性关怀等环境引导各环节缺失造成的,无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大象》这个名字似乎无法与本片内容有一丝一毫的联系。但其含义却出自古代那则盲人摸象的寓言, 即每个人的所见所知都是片面的,每个人都只能摸到象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参与到"摸象"的事件中,但无法知道整个事件,只是被动的参与其中,对每一个受害者自身来说,这次天降横祸本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无差别恐怖袭击。也就是说电影中没有用所谓“全知视觉”。看上去是全知视觉,但实际上观众们所看到的也就是事件本身,对那两个少年为什么会杀人或是心理演变的动机交代的也并不明晰。影片探索了暴力如何经由偏离三观的愤世少年轻易侵入一个美国普通高校的,不过最终并没有提供答案。
本片用写实的拍摄手法和细节描绘,对少年在学校遭受欺辱而表现的不以为然,在家中与“志趣相投”的基友探讨纳粹话题直到订购武器制定计划进行记录式勾勒。而背后牵扯到的问题全交由观众去思考。这正是该部电影值得反复回味的部分。
青少年的教育毕竟是重在预防疏导。但纠正三观确立的成年人就容易矫枉过正。对很多恐怖片粉丝而言,在往年万圣节观影单上必不可少的震撼教育大戏,自然是由狮门影业出品的《电锯惊魂》系列。2004年10月29日,一部名为《电锯惊魂》的低成本恐怖片在北美低调上映。影迷大多以为,这又是一部流水线上炮制出、赶在万圣节档期捞一笔的廉价B级血浆片。但当片尾字幕升起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
《电锯惊魂》系列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摆脱了千篇一律的庸俗套路,其在视觉、智力和情感上的精巧悬念设置为虐杀系列片创造了又一个高度,同时把恐怖片艺术推向了全新的境界。
提到这个系列就不能不谈系列所围绕的核心,以及对“竖锯”这个人物的塑造。我们对竖锯了解的越多,越觉得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理念的创始者。在创作竖锯这个角色时,主创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他的性格、动机与之前所有银幕连环杀手迥然不同。竖锯并不以取人性命为目标,他致力于教导广大同胞珍视生命,激发他们的求生欲望。
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始于约翰·克莱默(竖锯)对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原本是一位事业得意、家庭美满的土木工程师,却不幸罹患癌症又自杀失败后,他对生命有了“全新认识”,也对世界失望之极,适者生存的理论不再适用,许多碌碌无为的庸人也可以活得很滋润,并将生命视作理所当然,失去了敬畏。从此他便义不容辞的担当起了“社会教师”的职责。誓为唤醒良知为己任,迈向了救赎之路。
因为有过濒死经历,竖锯对人性中求生一面有着深刻认识,通过打造精妙的机关陷阱。让“受教者”在紧迫的险境和特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线生机和救赎。
即使存在无可避免的血腥考验和杀戮风险。但有一点需要澄清,竖锯从不承认他是杀人犯,在系列第三部作品中濒死的他向医生坦诚自己憎恨谋杀。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也从未谋杀过任何人,因为所有受害者自始至终都手握生存的权利。竖锯所做的,只是证明他的受害者值得活下去,并保证摒弃之前错误的生活方式。竖锯并不是恶魔,他只是将人性中的邪恶因子发挥到了极致,他就像一个残酷的天使,虽然总用不近人情的语调发声,但也无时不在热切地鼓励受害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生还是死,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对比我们的现实,不得不承认人性善恶,无论哪一面或许都需要在面临穷途末路的极端境况下才能辨别真伪。这位曾被称为前所未见的“连环杀手”,行将就木的“实践教育家”通过一个个人性试题点醒了很多社会人那毫无底线的三观。为那些心存罪孽的苟活者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有消息称狮门将会在明年把“竖锯先生”的血腥故事彻底说圆。我们期待着门徒们能够重振桃李满天下的荣光。
事实上,如今恐怖片中直观的刺激都服务于发人深省的主题。影视艺术充其量也只是所谓大众潮流的代表,不一定正确,也不大能放到道德标杆的高度去参照。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中的潮流往往推动着文化向主流方向发展。或许当这种戏剧创作下的现实批判得到越来越多共鸣,引发思潮并扩散开来时,种种社会问题才能被真正重视。由此牵扯出的恶劣后果才会得到有效规避。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