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媒称,夏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泰俊武向台湾大同大学的学生表示,苹果正在从液晶显示屏转向OLED显示屏。夏普表示,它正在日本建设一个新的OLED设施,为“关键客户”制造显示屏。
所谓的关键客户其实不言自明,夏普是苹果iPhone显示屏供应商,而夏普母公司是富士康。泰俊武没有指出什么时候新的iPhone将切换到OLED显示屏,但外界普遍都认为明年的iPhone 8将采用OLED显示屏。即便OLED显示屏的订单可能还会有三星与LG等厂商来争抢,但从夏普对外透露的信息中,我们知道,富士康旗下的夏普拿下苹果OLED显示屏订单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富士康离不开苹果
苹果目前对鸿海的营收贡献大致占了一半。苹果打个喷嚏,富士康就要感冒。苹果的订单减少或者压低价格,富士康的打击最大,因为与苹果建立供应合作关系的18家代工厂之中,富士康占了7家。富士康占据着iPhone产量的70%以上。
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富士康不仅负责苹果公司iPhone的绝大多数产品组装,还为未来的苹果供应OLED显示屏和玻璃机身。可以知道的是,在富士康极度依赖苹果获取利润之外,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这让苹果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实苹果多年来也在一直致力于不断削弱富士康的影响力与权力。比如根据供应链的消息,明年苹果将会重新分配iPhone的订单比例,已将一部分代工任务交给了和硕,目前仍占70%以上份额的富士康或许会被继续削弱。
但非常无奈的是,即便苹果在供应链单一零部件奉行双供应商的策略,但却无法阻挡富士康成为一家代工界的巨无霸,甚至,苹果真心想找一家代工厂来制衡但却发现富士康已经是一家无法替代的供应商。所以我们看到,在OLED之外,富士康也正在制造无线充电模块以供新iPhone使用,而这一功能也已被列入了新iPhone的升级计划中。
不久前也有消息指出富士康正在跟英国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 ARM 商讨合作计划,未来将正式涉足半导体开发与设计领域。尽管目前苹果芯片是独家给台积电代工,但如果富士康未来要做芯片,苹果未来也可能将芯片生产与代工的活儿也交给富士康。富士康涉足的产业链业务领域越多,苹果需要交给富士康的活儿就越多。如此一来,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富士康已经成为苹果无法低估与随意使用生杀大权的代工厂。
过去的许多年,郭台铭答应苹果的每一项要求,接收苹果的成本、品质与交货期限要求与命令,富士康为了跟上苹果的生产订单,招收成千上万的新员工,引进大量机器人,投资了许多代工厂,甚至为了配合苹果开拓印度市场的需要,也在印度开始投资工厂。即使苹果的营业利润率在2012年高峰期超过35%,富士康也愿意接受1.5%的微薄利润,因为富士康非常清楚如日中天的苹果对于公司业绩的重要性。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不那么听话了
2016财年,苹果的营业利率跌到了27.8%,是近七年来的最低水平。在过去不久,苹果开始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20%,这遭到富士康、日月光半导体等一众供应商的反对,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则认为,这样的价位难以接受,并表示,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将不接受苹果订单。
富士康深知自己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尤其是苹果处于下行的风口,高度依赖苹果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富士康一直在积极协助来自非苹果的智能手机客户,增加他们的产品销量,包括增加华为和华硕的笔记本和智能手机订单。
有数据显示,目前富士康约2/5的收入来自为少数几家公司代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包括思科、Juniper、惠普、华为和戴尔等,并打算将电子白板作为另一个业务支柱增加更多非苹果的收入;与此同时,富士康之前收购夏普与接盘诺基亚品牌,进军服务器和存储市场,自主开发机器人、布局大陆线上金融业务等等,都与它自身的转型焦虑相关。
库克曾经说过,对待全球供应商时,必须侵略性十足而且不合理,在苹果供应链背后,许多供应商因为苹果而辉煌,也因为苹果的供应链策略而倒下。比如很早之前台湾的触控屏幕制造商宸鸿长期为iPhone与iPad生产屏幕,而业绩股价扶摇而上成为触控屏幕领导者,但当后来苹果滋生不安全感推行多供应商策略,将订单分散到夏普、东芝、LG、三星等供应商时,使得宸鸿股价暴跌。
另外一个案例是,日本shicoh这家公司曾为苹果生产小型聚焦马达,但后来因为这家公司的财报不符合苹果标准,苹果继而终止关系而将订单交给其竞争对手Alpine继而导致该公司破产。在苹果的供应链上,这类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苹果对供应商的策略奉行了库克的作风:必须侵略性十足。
但这样一来有着极强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供应商也会意识到做苹果的生意有莫大的风险,苹果能决定哪家供应商生,哪家供应商死。所以它们都在想办法让自身利润多元化,比如台湾联发科、大立光、群创、闳晖等供应商也同样是华为的供应商,台积电与舜宇光学也开始为华为代工。苹果销量走低,供应商也开始变心,想着如何规避苹果带来的风险,这导致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弱化。
富士康体现出来的侵略性与谋略相比苹果其实毫不逊色。可以说,富士康这么多年默默低调布局,不知不觉之间,苹果的供应链已经不完全在苹果的掌控之下。
苹果没有自己的工厂,大部分生产iPhone的工厂都在富士康旗下;
苹果没有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大量的熟练技工,但富士康拥有超过100万劳工与成千上万的熟练技工,苹果几乎完全依赖于富士康的工厂与便宜劳工;
苹果拥有技术与专利,但制造技术在富士康等供应商手里,富士康通过年复一年的为苹果代工,取得了大量熟练技术,然后再为其他客户服务或者自身布局相关产业链业务,苹果正在逐步丧失发号施令的权利。
富士康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分轻易就接受苹果的条件。
而苹果如果失去富士康,将极大影响到未来iPhone的生产进度与品控质量与订单、销量的稳定性,甚至iPhone的创新与技术更新、产品制造节奏都会被打乱。某种程度上,富士康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富士康目前具备竞争对手所难以达到的量级以及品质与速度,具备大规模制造苹果相关产品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它与苹果议价的资本。
但富士康的隐患同样存在
毕竟,如果失去苹果订单,富士康的危机与短板将会全方位放大,加之和硕逐步壮大,而纬创也开始正式成为iPhone的第三家代工厂,当富士康的替代者越越多,富士康的焦虑会越来越大,毕竟这意味着苹果在削权。
而随着iPhone的销量下滑,iPhone7如今的热度大不如前,用户忠诚度持续下降,富士康需要思考的显然也是如何规避苹果带来的一损俱损的负效应,否则各地的iPhone 组装线与工厂一旦被闲置会给富士康带来沉重的成本危机。
苹果目前让富士康代工OLED等更多的零部件,越来越依赖富士康带来更高的效率与速度,这可能将导致权力天平失衡,富士康会向苹果回推力量,寻求更多的议价空间。对于富士康来说,在代工之外,富士康是否有能力创造新产品,发展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商业模式与增长空间,将决定富士康是否能摆脱对苹果的过分依赖。
但回过来,苹果目前正处于一个下行的风口,在销量与影响力下行的时间段,各种供应链环节的矛盾会因利益纠葛产生,供应链环节的风向也会因此产生变化,强硬的苹果惯用的对供应商侵略性的管理方式或许不再适用。因此,目前苹果越来越依赖富士康,恐怕将导致苹果自身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与掌控力进一步被削弱,这或将成为正处于下行风口的苹果未来的一大隐患。
作者:王新喜,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69574.html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