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漫和日漫改编电影的差异 原来岛国输得不光是技术

电科技闫雄12-15 17:23

每个时段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流行趋势,而对于ACG界来说,今年成为了漫改电影的元年,美漫和日漫在今年一共相继有40部漫改电影上映,数量之多难以想象。

但是日漫改编电影和美漫改编电影还存在很大差距,后者市场大、受众广、票房高,而前者明显受限于原著粉丝的数量。虽然日本在漫画领域是出口第一大国,美国也是他们重要的市场,并且很成功。但是为什么日本漫改电影就没有美国漫改电影票房号召力大呢?

图片1.png

日漫剧情中二 美漫偏重写实

美漫因原著风格和人设比较写实,所以再改编真人电影的话违和感不强。日漫故事情节太过中二和人物设定的呆萌、夸张,很难由真人电影体现,所以会让人感觉奇怪,甚至觉得逗比,让观众感觉很出戏。
图片2.png
日漫/美漫制作者,都在努力让漫画中的角色增强与现实世界关联,从而变的更加真实,但是在策略上却大相径庭。

日漫作家往往脑洞突破天际,擅长设置完全架空的世界观,以期获得故事中更大的想象力施展空间。比如《龙珠》中人与动物同为高等智慧生物的世界,《进击的巨人》中人类被巨人逼至高墙中生活的世界,《火影忍者》中忍者领导的世界等,都是这个套路。

与此同时,使漫画中的人物可信就往往需要给人物添加更夸张的特点,深化人物形象。比如路飞的傻白甜总裁形象,索隆的路痴属性,鸣人对拉面的执念等等,通过刻画加强某些角色特点或喜好,将其深深的烙我们脑海里,从而打破次元壁,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但是这样也导致日漫中的人物与故事多夸张癫狂,充满中二气息,与电影惯常的形式背道而驰。
图片3.png
 
而美漫的主要策略,却不是将二次元带入到现实中,更多的是将二次元构建在现实世界观的基础上。很多超级英雄,其最初的设定背景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是为什么美队、钢铁侠、蜘蛛侠等等漫画英雄都住在纽约的原因,这也促进了作品间横向创作的可能性。

而且不同于日漫“这个世界主角就是会飞”这样的设定,美漫中的超级英雄基本都踏实地遵循地球物理法则,他们的超能力大都来自一些真实存在或稍有“演绎”的前沿科技。所谓“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是也。
图片4.png
 
这种更加写实接地气的处理方式,让美国改编电影能够更好的吸收类型片中的优点,融入更多现实世界的流行元素,淡化原著中的超现实色彩。即使初次接触的观众,也能够没有任何障碍的接受影片中角色和故事的设定。这也是美国漫改电影系列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

漫改电影离不开特效

以上因素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漫画形式的不同,说不上对错好坏。造成日本漫改电影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实还是电影的特效技术太过昂贵。日漫大火的往往是少年漫画,《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进击的巨人》这一类型的漫画改编非常不容易,严重受到电影特效的掣肘。就比如真人版《进击的巨人》根本不能称为电影特效,而应该是特摄电影。
图片6.png
 
反而是一些日常番,青春爱情和历史、推理题材的日本漫改电影获得成功,比如早期的《蜂蜜与四叶草》和近期的《浪客剑心》《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等。所以日漫改编电影表现欠佳,也不能单纯归咎于剧情和人设中二。
图片7.png
 
一般当红的少年热血漫,场景宏大,内容富有想象力,想要完美表现必须要有足够的特效技术,而这正是日本电影的弱项。你可能会说日本CG技术一流,怎么可能电影特效做不好呢?
 
确实日本CG动画随着当年日本游戏的发展,制作实力一流,但CG动画并非电影特效,电影CG特效的技术难点在于画面的合成。要将CG部分的虚拟画面和真实拍摄的画面合成到一起,并保证透视,光照,画面运动匹配等诸多方面保持一致,难度极高。电影特效公司里最高级的职位,一般是CG合成师担任,而非CG动画师,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图片8.png
图片9.png
 
而拥有这种技术的顶级特效团队,大都聚集在好莱坞,他们掌握着CG,电影摄影,物理效果,绿幕技术,流体模拟,动作捕捉,粒子、画面同步控制、光照HDR,渲染等诸多技术。对于电影特效来说,这些技术至关重要。

在这一方面,身处美国的电影公司无疑又占了上风。不只是日本,全球的电影制作公司都不得不请美国的特效团队来打造可信逼真的电影特效场景。
图片10.png
 
市场大小决定着电影特效技术的好坏

而电影特效的问题,其实就是资金的问题,而资金又受制于电影市场大小,虽然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也曾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交椅上坐了42年之久,但是受制于国内人口基数,电影市场并不算大,从2005年1981.6亿日元到2015年2171.19亿日元的票房收入,就可以看出十年间,日本电影市场几乎停滞不前,这也证明日本电影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急需开拓新的市场。
图片12.png
 
可是日本电影又太过于本土化,叙事手法单一,日本的电影内核也与全球的主流价值观不甚协调(这点中国也一样),导致日本本土电影始终不被全球电影市场认可,自始至终几乎只诞生过黑泽明这么一位被认可的导演。这些原因都致使日本缺少真正的电影大制作,其也不擅长大制作,仅靠日本化的小清新电影和动画,在东亚的小圈子里有一些拥趸。

从日本市场,以今年票房榜单来看,前十名几乎都是本土电影,这证明日本电影市场已经产生了“加拉帕戈斯群岛效应”。即当一个岛国的发展与外界的极度失衡时,这个岛国就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认知,并出现排他性,这种现象在日本文化产业尤为突出。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就比如《复仇者联盟2》在日本上映时的海报,风格竟然和《爱在黎明破晓前》一模一样啊!你看得出是科幻动作特效电影吗?当然这不是引进方的错,相信这只是遵从市场的结果。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电影则是成功的。美国电影市场基本可以和全球电影市场划等号。而商业大片的标准,由好莱坞所制定,以高投入高产出原则运作,通过聘用知名的导演、编剧、演员和使用高精尖的特效技术,来打造流程化的商业大片模式。
图片15.png
 
一部电影动辄几亿美元的投资成本十分吓人,但由于美国电影工业是世界上最成熟的电影商业模式,其输出的主流价值观被全世界所接受,在成熟的成本-收入期望计算下,成本高达几亿美金,用特效堆出来的漫改电影也一样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图片16.png

而在东亚粉丝小圈子里运作的日本漫改电影,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小投资下制作粗糙加上充满违和感的人物形象和世界观,则势必难以大众化。近几年美国漫改电影在市场上强力吸金,确实触动了很多电影公司的心思,美漫被搬上大荧幕也让日漫的粉丝对日漫的真人化充满了期待。但在这里电科技不得不给你们泼上一盆冷水,不要在奢望能看到特效满天飞的日式漫改电影出现了。这不现实!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