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是北京2016年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后的第六天,目前全国已经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地区被这场恐怖的雾霾所笼罩。
在全国等风来的同时,对于部分科技企业来说雾霾恰恰是一个新的风口。《华尔街日报》刊文称,由于中国国内深受空气污染困扰,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口罩和空气净化器,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防雾霾的可穿戴设备。这给中国的科技创业公司带来了新商机。
雾霾天不如找个新姿势挣钱
在近几天的雾霾下,第一个跳出来说“不能忍了”的是锤子科技的CEO罗永浩。今天,有网友跟罗永浩在微博互动,表示希望让锤子科技做一款空气净化器。随后,罗永浩转发了该网友的微博,并表示“好,一言为定”。或许用不了太久我们就能买到锤子牌空气净化器了。
在家电市场中,空气净化器一到春、冬季节就变得十分畅销。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10月份空气净化器零售量线上同比增长23.5%,11月份零售量同比增长67.7%。如今空净市场呈现了内资、日韩、欧美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今年空净旺季的品牌竞争中,内资品牌表现渐入佳境。10月份空净行业的零售量内资品牌占有27.6%,11月份份额继续攀升,零售量占比达到35.2%。
内资品牌中,小米算是最早享受到了雾霾福利的科技企业。2014年,小米推出了其第一代空气净化器,随后它成了小米生态链中最不愁卖的产品,至今小米空气净化器至今已经推出三代机型,总销售量达200多万台。
据上海一家小米空气净化器滤网供应商向电科技透露,空净产品的利润高的惊人,一台卖到三四千元价位的产品,造价也就在一千元左右,有的甚至百元,原理无非就是风扇加滤网,质量的高低主要还是看过滤能力和净化速度。
同样价格的一台互联网电视或者手机,厂商可能还要倒贴几百元来抢夺用户,相比之下,空气净化器可以算是暴利产品了,所以老罗挣扎着卖手机真不如趁着雾霾弄点空气净化器来卖。
据一家汽车用品店店主介绍,“我们店卖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价格从1000多到3000多,一天能卖几十台,1000多元的已经断货两天了,货源根本供应不上。”
当然除了空气净化器,市面上还能大量见到款造型类似于“生化防毒面具”的空净可穿戴设备。有头戴式的、头盔式的、绑臂式的、胸针式的、脖挂式的等等,在淘宝随便一搜就有几十种款式。
当然,他们的销量远远不如不智能的3M口罩。
至于这些新型防霾工具的效果究竟这样,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独立研究。Mintel分析师李林迪表示,“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是否有效,如果真的有效,他们愿意多花点钱。”
这些可穿戴防霾设备,就像一道道护身符一样被消费者买来挂在身上预防雾霾。
但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其实很少见有人真的佩戴这些可穿戴设备,因为这看起来非但不时髦甚至有些愚蠢。一份报告显示,带气阀的专业口罩大约可降低PM2.5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目前室外污染指数500,带着口罩可使进入鼻腔的空气的污染指数降低至大约50,仍然不健康,但便宜又方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防霾可穿戴设备还是一个伪命题,就像VR眼镜一样,消费者还没被逼到那个地步。
这种天科技巨头都在干啥
虽然极端污染天气下,商家有利可图,但是如果你去问雷军,“真的愿意赚沾着‘霾味’的钱吗?”相信他也会选择一片蓝天白云,而不是空气净化器很畅销。
作为肩负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巨头来说,这时候或许更需要他们的新技术挺身而出。
日前苹果披露了一项可以检测气体和液体的嵌入式传感器专利。如果被用到iPhone和Apple Watch这样的智能电子设备中,可以提醒用户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像雾霾这样的危险元素。
据专业机构预测,未来五年空气质量监测市场每年将增长 8.5%,市场规模达到 56.6 亿美元。可以预测,空气质量预测的市场也将增长。
例如,今年冬天,在雾霾的预警方面北京政府利用了IBM 和微软的预测工具,IBM 和微软的监测原理都是将传统的大气化学物理模型与基于数据的统计工具(如机器学习)相结合,目的是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精确的预测。
但仅仅能监测雾霾是不够的,总有种“看了数据更添堵”的感觉。这种情况下,一些新能源项目也开始崛起,比如新能源汽车,根据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雾霾成分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乘用车快速发展所造成的超标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今年汽车行业的改革风起云涌,跨界造车、新能源、无人驾驶、共享用车等关键词频频出现。
雾霾之下,新能源“造车风”骤起。在这股造车阵营中除了北汽、长江汽车、长城等传统汽车厂商外,也不乏互联网企业加入其中,如乐视、蔚来、中兴等,连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宣布牵手万达王健林造车,一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表示,能否诱致对抗雾霾的新技术?当然可以。问题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西方社会负责研发而中国负责制造。雾霾是中国现象,西方研发部门没有积极性研发对抗雾霾的新技术。于是,中国必须,这一次是真的,自主研发对抗雾霾的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苹果退缩了,特斯拉赔本了,但在这一轮的科技竞赛中,中国企业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大背景,雾霾的驱之不散作为加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许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当然雾霾这个话题有点像“月经贴”,每年一次,等风一来,所有的障眼法都会被吹散。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