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面临转型升级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也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中,中国电影在“口红效应”的影响下高速发展。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当社会经济出现增长压力的时候,口红反而会热卖的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学术名称为“低价产品偏爱趋势”。电影和口红属于同一功效的“廉价非必需物品”,当经济压力增大时,人们的消费级别会降低,抛开了买房的奢望,人们手头反而更有闲钱,愿意走进电影院消费。
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连续十年火箭式发展,人们对2016年的电影票房做出了“保守600亿”的预测。春节档的《美人鱼》吸引了超过9000万人走进影院“偿还”欠星爷的电影票,更使人坚信2016年中国电 影市场将保持惊人的增长速度。
但2016年却呈现了高开低走的态势,一季度国内票房创下144.66亿元的高峰,可是,自4月开始,票房增速逐渐放缓,重点节假日档期均无突破,甚至年底不得不放宽进口批片限制来“救市”。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不少人认为中国电影正在面临着资本层面、内容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多重“崩塌”,中国电影在产业成型之前就不幸成为了金融的衍生品。而2016年,当“资本”嗅到了“偷票房”“ip失灵”“保底失败”等敏感味道后,正在迅速撤离。众筹、私募、基金、完片担保、保底发行等“神话”逐一破灭,爆款寥寥无几;内容破发无望,观众悻悻离去。
而在票房同比增长仅3.73% 至457亿的尴尬数字下,2016年全国新增影院却在对“600亿”的美好预期下达到了1612家,新增银幕高达9552块,银幕总数先于票房超越了北美,达到“世界第一”的41179块。这样的数据反差成为“崩塌论”提出者的重要论据。
当然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恰好是中国电影的转折点,尽管2016没能实现“600亿小目标”,但中国电影仍然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电影正在从以往的“冲’量’保’质’”,向着未来的“提’质’保’量’”实现转折。但无论如何,不温不火的2016年,对中国电影市场绝对是一个拐点。
一、中国电影市场十年:从无到优
先来看一组数字,中国电影票房,2000年时,尚且只有8.6亿。
2007年,33亿。
2008年,43亿。
2009年,62亿。
2010年,101亿。
2011年,131亿。
2012年,170亿。
2013年,218亿。
2014年,296亿。
2015年,440亿。
自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奇迹般地保持了40%以上的年票房增长速度,中国电影不仅从濒危状态中凤凰涅槃,而且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第二大电影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15年更是呈现出了加速度发展的态势,展现了中外电影史上罕见的“中国奇迹”。
从这个角度来看,票房超越北美,努把力好像也不难。
师夷长技 复制好莱坞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其实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
世纪初,美国电影市场兴起,众多电影公司选址在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洛杉矶,一群有志的青中老年聚集好莱坞的名头就此打响。
随着一群有志的青中老年进驻好莱坞,美国电影业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各大财团纷纷看好电影向电影业投资,电影的生产越来越规范化和商业化,影响深远的制片厂制度建立。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资本涌入几乎同好莱坞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如出一辙。
在好莱坞大批资本涌入后,明星制逐步形成,以强调演员为主来获取更多观众,秀兰·邓波尔等明星一时风头无两。目前的中国电影也是如此,不少制片公司甚至生产、宣传都围绕明星进行,从而使明星成为一部影片或一系列影片的品牌,吸引死忠粉掏钱,保证票房,成为了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策略以及和其他对手展开竞争的最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中国电影和好莱坞一样都是以经济碰壁,转型在即的时机为契机,在口红效应下步入快车道,将消费者吸引进入影院。
不同的是如今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实质扩展,而中国电影市场则在以火箭速度追赶着北美,甚至骑着资本这头巨熊,复制好莱坞模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也难怪好莱坞不停在电影中添加中国元素,消尖了脑袋想要往中国市场里挤了。
迅速扩张的市场正在催熟中国电影产业
回顾2016年,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仅次于北美,银幕总数也越居世界第一,在中国电影市场“稳健发展”的背后,电影行业本身的进步也非常明显。
曾经的国产电影,由于相关产业链尚未成型,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无限接近于零,技术手段上更是落后国际水平几十年。但是随着市场的急速扩张,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响力开始提升。
而对盈利前景更佳的预期,也使得制片方愿意在特效技术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近年来的国产大片在画面表现力上提升明显。虽然目前还只能是聘请好莱坞的特效团队,但相信面对巨大的市场和高额的利润,国内的相关视效产业成熟也并不遥远。
与国际的深度合作也在缩短中国电影产业的成长期。从众多的中美合拍片,到国民公公王健林和全民老爸马云到好莱坞“买买买”,他们已将传奇影业、AMC、连锁影院 Carmike Cinemas 等悉数收入囊中。
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即将对国产电影打开。
二、暗流涌动的2016年:猜中了开头 却没猜中结尾
2015年,《捉妖记》、《港囧》、《煎饼侠》、等国产电影票房均突破10亿大关,票房总量达到440亿,同比49%的票房增量也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涨幅最高值。
中国电影市场变成了全世界的淘金地,以及资本市场上绝对的宠儿。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电影娱乐业共计发生了125起并购投资案,总金额达到927亿元,是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电影投资在业内,被看做最简单、靠谱的生意。
业内人士都认为2016年又会是个丰收年。年初的50天就创造了100亿的票房,打平了2010年中国全年的票房。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开门红开头,对应的却是乌眼青的结局。
回望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有一条明显分界线,上半年与下半年冷热分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们从头开始说,16年年初,好日子还依然望不到头。开年伊始,《美人鱼》创下了33.9亿的票房奇迹,登顶中国电影5年来的单片票房冠军。第一季度,国内票房再创144.66亿元的高峰。
接下来毫无征兆地,烈火被海水浇灭。从第二季度开始,电影票房开始一蹶不振。二季度票房收入共计10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6%,成为5年内单季度首次票房下滑。
到第三季度,情况仍未扭转。暑期档、中秋档、国庆档,票房都可谓惨淡。虽然年底有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张艺谋的《长城》等大片陆续上映,但名导们也都坚而不挺,败下阵来。
反观,16年的进口片市场,相比国产片依然是表现拔群,《疯狂动物城》、《奇异博士》、《你的名字》成绩不俗,给中国电影票房注入了活力,也防止了16年票房开倒车的尴尬情景出现。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但今年的进口片数量从去年的63部,激增到了90部,这种以进口片“注水”来维持票房增长的现象同样是饮鸩止渴的行为,最终,2016年全年票房止步于455亿,距离年初大跃进一样的600亿预测相去甚远,一众年初信誓旦旦的“业内人士”被打脸。
而2016年中国电影的意外疲软,却并不奇怪。中国电影产业的畸形发展,早就被业内业外人士一致声讨。
薪酬分配不平衡 电影产业畸形发育
虽然文章的前边我们提到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之下,但是事实上中国的电影产业还处在若有若无的阶段。
说它有,是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达到全球第二,叫板北美的规模;说它没有,是因为它跟市场化基本不搭边,也基本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多电影类型甚至完全无力生产,没有成熟的产业模式,品牌和消费者认同感更是无从谈起。
而中国电影产业之畸形,最大的表现就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利益分配的极端不平衡。
虽说好莱坞也一直推崇“明星制”,靠高颜值、演技纯熟的大牌抢钱也是毫不脸红,驾轻就熟,但是中国将粉丝经济玩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
由于聘请特定演员出演,就变相抓住了相应的观影群体,获得了票房回报上的保证,国内明星的片酬也就跟着水涨船高,高到什么地步呢?高到了央视都看不过去了,专程制作了专题节目炮轰天价明星。
当然不满的不只是央视,还有电影制片方。明星的天价片酬掏空了电影制作公司的荷包,他们只能在别的方面精打细算起来。在很多电影被骂烂片的时候,估计导演的心中也在默默的流泪,因为资金一半以上都被演员拿走了,片子能不粗制滥造么?
当然也有很多导演有奇招。比如前两年被黄晓明炮轰的《激浪青春》监制吴宇森和导演梁柏坚,只给了客串的工资,却在海报上给了黄教主主演的位置,算得上是不舍孩子也套了狼的妙计奇谋。
然而不是哪个导演都想把演员给得罪死了的,所以大多数导演还得细细的拨着算盘琢磨那点余粮,盘算怎么撑下这部电影。手段也不外乎两点——1、开源,2、节流。
开源很简单,无非是讨好一下资本。节流就比较恶心了,造成了电影产业的人才流失。以好莱坞的薪酬为基准,明星片酬基本占到电影制作成本的10%-20%,国内是50%以上;好莱坞编剧工资占1%左右,而国内直接可以忽略不计了。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很严重呢?因为好莱坞历来有“电影的角逐根本上是剧本的竞赛”的说法,大神级编剧的待遇不亚于一线影星。反观中国电影行业,因为剧本价格持续走低,导致电影剧本没有资深编剧愿意接盘,中国的好编剧基本都活跃在产业更加成熟的电视剧圈。
而说到好的电影剧本,不得不提近两年在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开心麻花,最近市值刚刚突破50亿。它跨界电影行业以来虽然作品不多,但是《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是剧本优秀,以小博大的范本。
这背后开心麻花高薪聘请的编剧团队功不可没。开心麻花的签约编剧张吃鱼曾在知乎一道“年入上百万”的问答上自曝,加入开心麻花几年后就达到了这一水准,并且“刚刚签了一个200多万的合同”。不过,开心麻花的核心人物沈腾,如今片酬已经超过了其主演的《夏洛特烦恼》的总制作经费,达到了2000万,开心麻花选择了把钱给编剧,不再用沈腾了。
资本侵入导致电影市场乱象频出
数据显示,2016年80%以上的中国电影票出票由网上购票系统完成。有网上购票经验的人都知道,通过网络购买的电影票基本价格都是在20-30元之间,甚至不乏大量19.9、9.9、1元票,即便黄金时段也鲜有全价票出现。而差出来的这一部分的价格,也被计入了票房。也就是说本来60元的票价优惠后30元,票房统计时票价依旧会按照60元计算。那这个钱是谁出了呢?电商,或者说,是电商后面的资本。
如果问我世界上谁跑得最快,我不认为是博尔特,当然也不是香港记者,而是嗅到了铜臭味的资本。在中国电影市场初见起色的时候,资本就悄悄地进驻了。资本为这篇土壤提供了肥料,当然也第一个撸袖子采摘胜利果实。
协助了电影市场发展的功劳确实不小,但是资本天生自带一个属性,就是会让美好的东西变味。在电影行业,它也充分扮演了一根搅屎棍的角色,成功搞出了不少事情。
其中“幽灵场”可能是最为大众熟知的。所谓的“幽灵场”指的就是场次虽然排了,票也出了,钱也进了电影局专资办,但是根本没有大活人去看,空荡荡的电影院仿佛在给“幽灵”放电影。“幽灵场”出现的幕后无非是为了名和利,《捉妖记》在票房打破了由《泰囧》保持了多年的12亿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后,眼看要打破由《速度与激情7》创造的24亿国内院线票房纪录,这时候就用了幽灵场的方式,最终也达到了目的。
为了钱,比如在同档期甚至同一天,有体量/影响力/知名度差不多竞争很激烈的多部影片同时上映,这时候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加排场,一是挤压竞争对手的场次,二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压倒对手的高票房,增加宣传噱头。同样是为了钱《叶问3》由于被巨大的金融资本笼罩,《叶问3》投资1亿,票房10亿才能赚钱,因为拍电影的钱都是用许诺投资人高额回报率的方式忽悠来的。如果票房不理想,资金链说断就断,幕后大佬分分钟教做人,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还有借此洗钱的,洗钱最重要的是快,投资一部烂电影,采用幽灵场的方式把钱转换成票房再转换成钱,中间只要交5个点的专项资金和3.5个点的税,这样就相当于把钱从左手放到右手,重点是成本低速度还快。
幽灵场制造出来的票房并不是“假票房”,也是用真金白银买出来的。既然票补和幽灵场的票房最终收入都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会表现的后劲不足?
首先资本的钱也是钱。电商是为了争抢用户,培养市场。2016年市场已经基本稳定,电商就会减小投入,取而代之的当然就是票价的上涨,进而引起消费者不愿意买账。是人就会有贪小便宜的秉性,你电商没有票补,我就不去电影院看;因为幽灵场事件,电影局没少请片方和售票电商的人喝茶。
不过,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后期对虚假票房的严格管理,也使幽灵场并不敢继续猖獗。却也由此造成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后期整体呈现低迷态势。
这时,另一股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登场了。那些对自己作品潜力并不自信的电影公司开始更加重视雇佣水军,制造更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有些人“迫”于竞争压力试图用水军黑对手。水军严重影响了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很多无辜的消费者被水军坑进了苞米地。2017贺岁档电影豆瓣评分集体扑街除了电影本身问题,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水军恶意中伤的结果,毕竟“黑”水军的价格只有“吹”水军的十分之一,还是黑起来比较不心疼。
互联网开始蚕食电影市场 好莱坞也挽不住的狂澜
虽然我们口口声声拳打好莱坞,脚踢北美,甚至对好莱坞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入敌人的内部”,但是事实却是现如今好莱坞在美国精英眼中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这看起来像是危言耸听,好莱坞还是全球效率最高的文化输出团体,在好莱坞工作的人们也还把自己视为美国最不可或缺的人才。然而十年来好莱坞的整体下坡的趋势却十分值得注意。
梦工厂去年38亿美元就贱卖给了康卡斯特(高晓松还曾爆料梦工厂曾跟中国资本接触寻求接盘),派拉蒙最近的估值也就在100亿美元上下,跟20多年前维亚康姆收购它时的出价几乎一样。2007 年至 2011 年,全美五大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派拉蒙环球影业和迪士尼)的总利润下降了 40%;并且,目前来自电影的利润在这些公司或其母公司总利润中的占比还不到 10%。
这其中有力量强大的众多工会的原因(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底特律是如何破产的),不过这和中国关系不大,万恶的资本主义才有这种维护工人权益的社会毒瘤,我们的和谐社会没有这个顾虑。
但互联网对传统电影行业的冲击则不可小觑。详情可以参见传统音乐和纸媒的血泪史,里面真的是有血有泪有史。电视机的出现没有撼动电影的地位,但互联网可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任何时候,行业之间的对抗,胜利的都是消费者。谁让消费者是上帝呢。
所以,好莱坞与互联网之间的战斗结果显而易见。看一场电影需要占用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其实远大于电影时间,包括路上、买票(老美的网络购票尚在起步阶段)、等待进场等,一般还得顺便吃个饭,逛个街。相比之下,坐在家中,打开视频网站,付费买电影,选个舒服的时间和姿势开场,一切是那么的惬意。
虽然影院中还是有更佳的视听体验,更快的电影档期,但是这个差距正在渐渐被互联网技术和产业运作弥补。
所以说,好莱坞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坐落在400英里之外旧金山的硅谷。 HBO 以及 Netflix、Amazon拿不到好莱坞的特许播映权,反倒激发了它们的创作潜能,近两年佳作频出,大有扳倒好莱坞的意思。
而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电视票房来说同样存在,而且由于中国互联网的野蛮生长,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大量的消费者选在在家通过智能电视或者电视盒子登录视频网站观看电影。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2016年对于中国电影都是重要的一年,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拐点。这一年,我们赋予了巨大的期待,换来的却是一地鸡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电影市场将在近两年崩盘的声音才会甚嚣尘上。
三、2017中国电影市场将会“全面崩盘”?
任何产业都会经历从高歌、泡沫到萧条的转换期,中国电视票房增速放缓,国内院线却还在建设,单块荧幕产生的利润也被持续摊薄,影院生存环境大幅恶化。
与此同时,2012年中美在洛杉矶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下文中简称《备忘录》)在2017年即将期满。《备忘录》中就这五年间的中国进口电影配额和分账比例进行了大幅提升,而在事先约定好重新缔约的今年,形式又有了新变化。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曾撰文称,好莱坞因为利润下滑欲在新协议中再次要求中国放开对配额、分账比例和影片宣传上的限制。这也成为了中国电影行业大限将至言论的起点。毕竟,面对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中国电影行业确实招架乏力。
进口片冲击不足为惧 政策倾斜为国产电影开路
电影业的很多人都在谈论2017年,揣测2017年进一步开放政策的到来会不会摧毁中国电影业,甚至有悲观者发出“中国电影最后3年好日子”的预言。如同2012年中美签署《备忘录》时,很多中国电影人高喊“狼来了”一样。
就像被GFW挡在高墙之外的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如果一朝涌入国内对微博、优酷势必产生巨大的冲击。不过另一方面来讲,一个开放、公平、透明和自由竞争的市场,又一定会对中国电影工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与中国电影境遇相似的,还有韩国的电影工业。
近年佳作频出的韩国电影,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才开始走上振兴之路,此前,由于韩国电影产量低、剧情单一、创新力度不足和缺乏投资等原因而长期处于没落的状态。在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提出了“电影配额制度”,并立法明确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播放韩国影片的天数为146天,达到了全年电影播放天数的40%,表明了政府对韩国本土电影产业明显的政策倾斜。正是这些政策保护措施,使韩国民族电影产业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避免了韩国电影因本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外国电影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回看现今中国广电对国产电影市场的保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进口电影对国产电影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进口电影增加肯定会使国产电影进入短暂的低迷时期。因为不管是在剧本、特效、技术上中国电影还与进口电影有显著的差距。2017年进口大片依然强势,《变形金刚5》、《银河护卫队2》《加勒比海盗5》等等,都极具票房号召力。
政策的的开放将成为促进国内电影市场的催化剂,将加速国内电影工业化进程。些政策确实可以使国内电影产业获得宝贵时间发,避免卷入国际成熟市场和外国电影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但是一味的防守终究是无用功。这也对中国的电影人提出了要求,带领国产电影整体素质再上一层楼,且要在政策给我们争取的时间之内完成,难度并不小。
而完成这个目标有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就是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
观众好恶是矗立岸边的灯塔 创作产出便是漂泊海中的船舶
无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幻。作为左右票房营收的核心要素,观众对各类影片的取舍,直接主导票房和口碑的风向。
在影评门槛没有放开的年代,除了少数人会关注一些凤毛麟角的电影期刊,大部分人基本都是以从众的方式选择看哪部电影。对于观影而言,出于情绪化的一时兴起也好,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也罢,虽本是主观选择下的大众娱乐,但群体意见的肯定无疑能明确个体的选择,从而促成一部影片的票房增长态势。
但中国电影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中国电影低下的生产力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大多数人的观影心态其实都是只要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导演或题材,去看总是值得的。
观众永远比创作者更早的成熟,反过来要看创作者能不能及时跟上。观众永远也说不出我需要看什么样的电影,只有你创作出来的东西,引发了观众共鸣,超越了观众认知,在目的性上传达了作品内涵并带出了惊喜,观众才会说这是我需要的。所有电影都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最好的不是所有人喜欢的,同样所有人喜欢的并不一定契合个人口味。然而,所有好的电影都必然都是在口碑评价与票房回报中久经考验,并获得认同的。无论放映技术如何革新,定制化服务,观影体验如何提升,最终引导电影消费,能使观众重新蜂拥而至回归影院的唯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经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喜好 口碑带动票房今后将成为常态
近两年还有一个越发明显的趋势,就是口碑差的电影票房跌的快,反之好口碑的电影票房也增长的快,比如《老炮儿》、《疯狂动物城》、《湄公河行动》。那么,如今口碑真的能够决定票房的了吗?一部电影的票房体量是根据题材、主创、营销等等固定的,《大闹天竺》即使口碑差,也有几个亿票房的体量。像《百鸟朝凤》口碑不错,闹了很大动静,结果也不过八千万的体量。
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还体现在各线城市主流观众群观影口味的差别。大约从2015年开始,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市场总结性的文章中会用到“小镇青年”、“90后”等词汇,部分从业者会将这几个关键词用以代指特定消费层级,进而描述电影市场的变革。当市场越来越大,分众化的需求也会日益明晰。三四五线城市所谓“小镇青年”观众群体,以往作为趋同化严重的大片消费主力,现今也渐渐无法满足于此,因此一些广受一二线城市观众青睐的小成本作品,透过口碑传播,也逐渐获得其它城市观众的接受。
同样,人们在观影动机方面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间接造成票房成绩的不确定性,比如,粉丝经济带动消费,拖家带口的跟随消费以及影迷群体的特定消费等等。而一直是年度最重要吸金档期的节日档,更是推动票房高歌猛进的强大势能。
2016年春节档票房36亿元,占2016年全年票房的7.88%。今年春节档“票补”卷土重来,几部热片在未提前试映口碑完全未知的情况下,预售票房奇高。尤其是首日,全国票房超过8亿,但第二天就跌至5.8亿,单日跌幅27.5%,比去年同期的19%跌幅要高很多。口碑倒数的《大闹天竺》和《西游伏妖篇》第二日票房跌幅分别高达32%和37%。客观讲《西游伏妖篇》整体质量不错,但在春节档却并不适合与从品质看并无特别优势的《功夫瑜伽》相抗衡,正是因为观众需求在这个时候认准了合家欢的主题。
当观众面对市场上应接不暇的新电影时,开始利用口碑做更清醒的选择,这种来自于消费端的清醒又促使整个市场的竞争加剧,拉动了各项成本的提高,优化了内容输出。
中国电影产业尚未成熟 缓慢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虽然2016年,电影市场没有完成600亿的小目标,让人感到些许失望,但从追求速度的野蛮式增长到“精耕细作”的合理性上升,总归需要一个过程。从几项关键数据来说,2016年仍然是令人欣慰的一年。从疯长到急刹车,标志着市场已经进入了拐点。即便如此国内观影人数也达到了13.8亿次,首次超越北美,而观影人次的不下降,说明电影观众仍在,提高质量仍然有希望借助人口红利助推影市提升。
自2012年我们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后,中国电影“坐二望一”,或许每个中国电影人心中都有一个“超美”梦。但是在短期内超越北美还属天方夜谭因为国内的电影市场起步晚,在本世纪以前,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最近几年大陆电影市场化加速,经济效益显著,但面对的依然仅是大陆市场,每年电影出口产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加国内电影产业发展过度依赖票房,凸显了票房增速放缓对市场的冲击。
我国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达80%以上。而成熟电影市场这一数字仅为30%,其光盘租售和周边衍生市场收入占比更大。从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表现来看,三四五线城市院线流量不容小觑,包括映前广告、电影周边等在内的衍生市场具备发展空间。所以国内市场仍然没有达到电影工业化,更没有完善的市场产业链,更何谈超越北美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近三年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绑架了影视行业多年的资本曾以不同的方式乱入,给影视行业带来泡沫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烂片。但从今年贺岁档电影豆瓣评分集体扑街,可以看出观众的观影需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就可以看出,虽然是主旋律电影,但去除脸谱化的设定不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还突破10亿票房,轻松击败了同档期影片。观众已经逐渐趋于理性,不再单纯只为视觉效果、全明星阵容而买单。
至于追逐好莱坞这个既定目标,中国电影人也大可不必过于执着。如今的好莱坞也犹如一批臃肿的困兽,左冲右突寻找出路,释放内部压力。在工会的掣肘下,死气沉沉的剧本模式下,好莱坞已经大有被硅谷视频公司分食的趋势。
著名制片人和影评人关雅荻曾说过,“理论上,单票房层面,中国应该是美国至少三倍,也就是至少300亿美金盘子上下。至于整个产业相关的价值,这个不好估,这个也只会整体上,比美国大,不会小,只是实现的时间比票房层面要长很多。”
对于今年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中国电影市场看似下滑很大,其实今年才是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前几年是假象,只要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
的确,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十年的黄金期,在十年中我们经历了震惊全球的“生死时速”。但是这种飞速发展却注定无法持续,和中国经济一样,中国电影市场也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的新常态。没有了人口的红利,中国电影想要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能寄望于中国电影人的觉醒,中国电影产业的成型。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