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影视圈已经不能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小鲜肉了,而是大行其道。感觉现在是个电影都必须要有一两个小鲜肉的影子,是个导演都会启用一两个小鲜肉来撑场子,这已经变成一种影视制造的标配,仿佛中国电影中没了小鲜肉的加盟票房便没了保障。一部电影要上映离不开投资人,但大部分投资人在乎的都只是这部电影能给自己赚到多少钱。
现如今的中国电影赚钱靠的不是剧情,不是好的内容故事,不是演员的精湛的演技,而是全屏刷脸,谁的粉丝多就用谁,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电影基本上都是明星扎堆各种串场,然后每个明星振臂一挥大批粉丝蜂拥而至。
通过明星效应、粉丝效应,一部片子的票房就已经有了一个保底。随后投资人乐了、粉丝笑了、观众怒了、导演哭了,于是这种趋势在小鲜肉丛生的年代愈演愈烈,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票房、为了电影快速圈钱,不少导演也只能抛弃情怀跟风而上,最后酿成了电影离不开小鲜肉,小鲜肉漫天要价还不给你好好拍戏的苦果。随着编剧宋方金的一篇文章以及陈道明和宋丹丹等众多老戏骨就这一现象相继发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认知。
小鲜肉歪风席卷影视圈
国内影视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激烈竞争下,不少制片方靠当红的年轻艺人来吸睛抢收视。而部分年纪轻轻便一夜爆红的“小鲜肉”,也有些迷失自我,拿高价片酬却拍戏不认真、不敬业,引起圈内多方不满。
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中太多影视行业特别是表演领域的乱象。演员对着空气演戏,一场30多人的戏全部是替身在演、年轻演员大多不背台词、演戏就是在演一些表情包、剧组小鲜肉中心制、导演基本不说戏。
不止是编剧宋方金,在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宋丹丹,导演陈凯歌、编剧高满堂也谈到了小鲜肉的种种问题。宋丹丹说,现在很多青年演员只是因为一首歌,一部戏甚至颜值高便一夜成名,一下子就几千万粉丝且回报丰厚。
宋丹丹列举了两种现象:例如,小鲜肉攀比化妆师和助理人数。还有一种是两个小鲜肉一起拍戏,早到的在停车场等着,非要别人先进去。理由是据说后进去的人显得腕比较大。陈凯歌也表示,小鲜肉高价酬劳等现象是绝对存在的,不是他们做的怎么不对,而是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艺人不能吸毒,不做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是一个基本要求。
越来越多关于小鲜肉的说法似乎正在验证,一时间有关年轻艺人职业观的话题充斥着中国影视制作环境,一些不敬业的小鲜肉俨然已成行业“祸害”,而由小鲜肉牵出来的天价片酬、演技等问题,也正在将影视行业朝着慢性自杀的方向发展。
很多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不敬业的小鲜肉提出批评,我觉得是很正确的事情,因为这种现象看似不是很严重,其实这类现象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很多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下滑,放弃学业前程的也大有人在。
此类年轻艺人虽学艺不精但对于吸引人眼球的炒作十分在行,炒作会引起大家一波波的关注,其实无非就是一些花边消息和小道新闻,却能避重就轻的将人们对表演技艺的关注转向了其它方面,久而久之造就了这些一身惰性的小鲜肉。
乱象丛生 最可怕的还不是天价片酬
巨额的片酬当道,带来的是影视作品不得不在制作上节省开支,从而带来作品质量的下降、观众的口诛笔伐等后果。对此,著名金牌编剧高满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吐槽:一部剧投资1个亿,小鲜肉占5000万元,更高的占7000万元,剩下3000万元包括导演、制作等各项费用,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曾公布出一个鲜肉的电视剧报价单。其中,吴亦凡的报价已经达到了1.2亿,鹿晗的报价在8000万到1亿之间,杨洋报价7000万元。在高满堂看来,改变现状的方式除了靠行政命令遏制高片酬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市场调节,当观众、电视台对小鲜肉的热度降下来,片酬也就恢复正常状态。
当然如果这些小鲜肉的演技真的不错,高额的片酬也拿的理所应当,可偏偏这些小鲜肉的演技也是渣到了一定程度。在最近一项关于对年轻演员演技差的调查排名中,当红的几位小鲜肉皆榜上有名,尤其是几乎承包了今年贺岁档喜剧片以及去年暑期档青春片的某位小鲜肉高居榜首,看来小鲜肉演技差已成为观众的共识,调查的结果也显露出观众对小鲜肉作品多质量低的不满。
仔细分析,现在小鲜肉的演技差不难理解,他们大多并非科班出身,为了突出颜值,电影的灯光、摄像等都会做出调整,比如大量的特写,柔光,不必要的移动镜头,追求MV般华丽的视觉。在表现人物外貌上用力过猛,必然很难触及人物内心世界。尤其是非专业演员不成熟不到位的表演,更容易破坏电影艺术层面的完整性,观众的观影感受往往非常尴尬。
但小鲜肉的演技差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如今的各种综艺节目给害的,只要稍微有点小名气就马上各种综艺串场。综艺这玩意曝光度高、吸粉快还好玩,哪像电影还要记台词、练演技,最后演不好还要被观众骂。如此一来,很多明星都如法炮制,然后综艺为王影视剧为辅,一年的档期排的连苍蝇都飞不进来,如何还能抽出时间揣摩电影角色。
其实与上面相比最可恶的还不是高片酬和演技差,不敬业才是让这么多老戏骨看不惯的根本原因。2016年10月正值谍战剧《麻雀》热播,李易峰在剧中多处使用替身的细节都被网友一一扒出。2016年12月8日,编剧汪启楠的一则“某小鲜肉用倒模加人皮面具当替身拍戏”的微博爆料,最终使网友将焦点放在了嫌疑人杨洋身上。
以前拍戏不可能说演员不来现场,即便是一些危险戏份,不少资深演员都更愿意亲力亲为,一来大多数替身终归不如自己能使角色塑造的更饱满,二来身为演员只要与本职工作有关,亲自上阵对自己也是种难得技能提高的机会。
现在有的演员是有台词功底的,并不是他们没有台词功底,而是他们没有时间去背台词。比如说用替身这个事情,他只是因为时间不够制作方做出的策略,这其实是一个市场流程化下造成的恶性循环。
把中国电影拖下泥潭的不仅仅是小鲜肉
现在不光是演员,很多导演的职业操守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少剧组现在是小鲜肉中心制,一切都围着不敬业的小鲜肉转,小鲜肉演戏基本靠替身,连台词也不用背,一天片酬竟高达55.6万元,犹如在抢钱。这与老一辈的陈宝国、陈道明、张国立等演技派演员的敬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一定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你导演可以不用这样的演员啊!对此,张国立老师给出了回应,导演没有不用这些小鲜肉的权利,因为他的背后是资本方的强硬。但资本方为何会强硬?问题就在于投资人想借助小鲜肉的名气和粉丝打开市场,这就涉及到产业链了。
拿影视剧来说,有了小鲜肉,就可吸引广告、吸引粉丝、吸引眼球,以拉动票房、提升收视。可见,整个影视圈看中的是小鲜肉可能会带来的商业利益。当整个行业都在疯狂追逐金钱时,小鲜肉就成了影视界娇宠和追逐的对象,怪相也由此产生了。
就拿人气导演张艺谋的《长城》为例,这部电影中启用了TFboys的王俊凯,可以说王俊凯在这部剧中完全没有存在感。不要跟我扯什么演技,科班出身学艺术表演的小孩多了去了。但启用王俊凯就是看中了TFboys的人气,想以此来为《长城》增加票房。
虽然某些不敬业小鲜肉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把影视行业的种种乱象都归因到他们身上,也并不公平。小鲜肉的横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投资方和制作方的偏爱。比起老戏骨,小鲜肉有着更为庞大的粉丝基础。投资方邀请他们担纲主角,不但有了流量保证,也有了话题度和关注度。
站在“鲜肉”背后的粉丝,不需要偶像发出号令,也会自发为偶像的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就连周星驰和徐克两位名导推出的《西游伏妖篇》,也邀请了吴亦凡和林更新担纲主角。如果说他们并不在意票房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仅仅是年轻演员担纲主角,对影视作品本身不一定会有伤害。如今影视行业走偏的原因是,罔顾影视作品的质量,只想通过卖颜值和卖粉丝来赚快钱。在投资方和制作方看来,只要请到了人气偶像主演,其他制作环节都可以从简。剧本可以有硬伤,台词可以注水,抠图痕迹可以不管,演员怎么演也不太重要,反正观众看的只是脸。
如此来看,不是投资方和制片方钟爱鲜肉,观众也难辞其咎。实际上,影视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多个因素共同左右作用的结果。鲜肉并不是万恶之源,观众也并不是罪魁祸首。投资人、制作方的投机取巧,鲜肉的不思进取,观众对颜值的追求,共同造就了这样一个浮躁的市场环境。
扭曲化的职业观将会彻底毁了中国影视剧
从小鲜肉成为新的时尚,成为影视剧演员搭建的首选要素时,它对于影视剧剧情的伤害就随之发生了,当下的剧情空心化便是其一。诚然,有些类型剧如果有小鲜肉元素的加入会起到加分作用,比如武侠以及一些青春偶像剧。武侠剧本身就是作者编织的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丰富的作品,青春偶像剧因为偶像的因素适当添加花美男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这些我认为是合适的。
但是很多类型剧是真的不适合的,比如年代传奇,抗战剧甚至谍战剧等更多类型的作品。合适的演员出演合适的角色本来应该是通用的行业规则,而在风行之下依然不能阻止许多制作人和制作机构提到主演必然考虑小鲜肉,竟然完全不顾及剧本角色的需要。
此风歪吹还要持续多久我也没有答案,但是必然会有很多公司和项目因此倒毙在路上。在日常的审片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不用脑子选取演员的电视剧,非常好的剧情以及故事情节因为用了不能胜任的人选,人物被架空了,情节被弱化了,剧情随即出现大面积的坍塌。
有人一定会说,你不能把剧情空心化这个罪过归于小鲜肉这种现象,也许可能是编剧在创作时就已经如此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编剧创作的初衷应该是反对这个的,但是再好的编剧也抵不住制作方和资方的特殊要求,不信你问问编剧们,是否被要求一定要创作符合小鲜肉特征的剧情来适应市场?
一般来说这样的剧情一出,基本是使得整部剧的走向与格调迅速下滑,其实对于这样的剧来说这无异于就是灾难。我想这种情况不能百分百是小鲜肉的问题,但是因为小鲜肉而糟蹋掉的剧情绝对不在少数。许多小鲜肉的崛起都是些选秀、歌唱比赛等,像鹿晗、吴亦凡,但无论是唱歌起家的,模特出身的,还是综艺捧红的,舞蹈选中的,总之大多缺少男子的阳刚之气。当阴柔充斥荧屏的时候似乎正好戳中女性的兴奋点,她们消费起来还真的是高潮连连。
审美的差异化是可以普遍接受的,但是一定要在电视剧还算相对严肃的领域里出演角色就实在不敢恭维了,只重视小鲜肉明星最大的危险在于对电影本体乃至整个电影生态的危害。在电影与金融与市场深度捆绑的时候,电影艺术本体实际上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这样伤害的是电影艺术的整体质量,包括剧本、表演等。
如果用一个小鲜肉就能有市场票房保证,那剧本就难以被重视。制片方不会对剧本反复打磨,因为热门IP与小鲜肉结合的模式比原创更有安全感,而且操作方便,但这无疑是恶性循环,只会让电影质量越来越差。
另外,小鲜肉并非全部都是科班出身,因为超高的人气而涉足演艺圈,他们起点非常高,市场的旺盛需求让原本需要苦苦等待的机会变得轻而易举。一方面,凸显了小鲜肉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小鲜肉们则要利用保鲜期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除了唱歌、表演,还要上综艺、拍广告,留给他们揣摩角色、磨练演技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对演员的长期发展实际也非常不利。
心病还须心药医 影视剧也是如此
小鲜肉的出现让影视剧乱象丛生,当然心病还须心药医,想让国产影视剧重新走上正轨,还是要从行业自我净化。很多制片方只求短期内迅速变现,对艺术质量的追求退居其次;投资方将大IP、小鲜肉”和高收视、高流量进行捆绑。
长此以往,这类烂剧就成了市场主流,而真正靠品质说话的作品,反而因为被虚假收视率和数据打压,变成了所谓的冷门。真正要解决表演崩坏这个问题,首先还是得从杜绝收视率造假做起,只有评价体系恢复正常,市场才可能实现好作品好收视、烂作品烂收视的正向反馈机制,才可能实现行业的自我净化。
当然除了行业自我净化之外,小鲜肉的自我反省也是十分重要,不夸张的说,如果小鲜肉还想吃这碗饭干这一行,早晚要转型的,因为毕竟小鲜肉总有一天会老去,如果不在自己的演技上下功夫同样也会被这个行业所淘汰。所以小鲜肉更应该利用每一部电影去提升演技毕竟作为一名演员,质量过硬的演技才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另外粉丝也是改变影视剧乱象的关键,粉丝的盲目追星会害了众多小鲜肉。其实中国足球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曾经的中国足球有不少脑残球迷喊过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口号,这个口号就毁了中国足球,既然无论输赢你都支持,必然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影视圈也是如此,如果无论小鲜肉演的电影、电视剧再烂都有粉丝买单的话,明星也自然失去了想要提升自己演技的动力。
虽然在国内明星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产业的固有模式,但这种潮流下的小鲜肉导致的行业乱象的改变却是首要目标。以前,我们以演技高超、自身修养良好的人为偶像,为学习的对象,可是现在呢?现在看的确实只有一张脸的小鲜肉。这是现在的事实。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首次把“德艺双馨”写入法律,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这一条文,无疑让整个娱乐圈为之一振。不少演员也在《电影法》正式实施之后纷纷作出回应先学做人再从艺,这样的方式也直接的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影视界的乱象。
当然想彻底改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迫在眉睫的是众多的老演员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如果等到了这些老演员都退居幕后了,我们在银幕上还能看到什么?毕竟现如今的小鲜肉基本都在自我膨胀的过程,根本不会考虑粉丝经济下成就巨额回报的同时,为以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影视界输出了什么。
在当前的影视圈小鲜肉不是我们人人都离不开的主食,他只不过是一道甜的发腻的甜品,小鲜肉也不是做菜必不可少的盐,他只不过是调味的味精。如果我们吃的东西只剩下甜品和味精了,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东西一定是垃圾食品。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人人都知道为了健康远离垃圾食品。同理在影视圈也是一样,影视作品同样是我们精神世界上的粮食,因此我们更应该远离垃圾食品。
当我们都以身作则的抵制影视圈的垃圾食品,才能让国内的影视圈净化的更快。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