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涨价并不意外,但反应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2017年年初,魅族宣布旗下Note5中的16GB和32GB版本手机价格上涨100元, 涨价原因来自BOM成本上涨。(BOM中文意为物料清单,通俗的讲BOM就是对某一产品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等进行整合。通过BOM单,可以很清晰知道一款手机的主要配件的成本价格,在其他行业中,BOM价很少对外公布。)随后联想、小米、魅族、乐视、金立均已宣布对其在售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产品价格上调约100元左右。
手机价格上涨其实早有端倪,闪存供应紧张的问题已经在2016年有所有显露。
从去年开始,内存、SSD价格开始不断上涨,8GB DDR4内存价格从最初的200元,现在已涨至500余元。起初各大Flash大厂将闪存优先供应给手机,手机行业并未受到波折,而到了2017年,由于手机消耗闪存过于恐怖,Flash厂商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减少供应链压力。
群联电子董事长潘健成先生曾提到,任何电子产品都依赖于闪存。所以闪存供应紧张问题波及不仅仅是手机和PC行业,还有汽车、医院、教育、家电等等。
Flash缺货问题1年内无解
根据IDC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产生的数据将增长10倍,达到44ZB,到2025年将产生160 ZB数据,但近两年闪存产能却没有跟随上数据增长的脚步。2017年下半年,仅新iPhone一款产品就会将全年闪存颗粒消耗殆尽,并且还会有30%的供货缺口。其他手机品牌、以及SSD内存行业,采购Flash芯片的难度,可想而之有多困难。
众所周知,Flash缺货问题起因是源于原厂对闪存颗粒进行技术升级但3D NAND技术的难度高于预期,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导致的。所以现阶段NAND Flash价格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且持续最长的价格上涨。据中国闪存市场报价显示,NAND Flash每GB的价格从2016年的0.12美金一路上涨至0.3美金,主流的eMMC价格上涨60%以上,SSD价格超过80%,涨价幅度之大在硬件行业中实属罕见。
Flash缺货问题短期内恐怕无解。虽然原厂已经全面普及3D NAND,但问题也很明显:3D NAND技术更复杂,生产大容量闪存颗粒所需要的工时也比2D长。并且几大原厂同时增大产能,还要面对晶圆供货不足的状况。
存储缺货将持续多久?我们来看一下原厂3D NAND发展情况如下:
三星、东芝/WD、美光/英特尔均量产的是64层3D NAND,SK海力士量产72层3D NAND,其中三星64层3D NAND已用于自家产品,64层3D NAND在Q4将供货给客户;东芝64层256Gbit已经量产;美光64层B16A(256Gbit)已经量产。
虽然近期3D NAND产能有所提升,但相对于预计15亿台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还是太少了,何况用户现在更青睐于128GB及以上的容量手机。并且原厂闪存将会优先供应服务器级固态硬盘市场,综合以上因素,笔者判断智能手机闪存供货紧张将持续至年底,而SSD和内存市场将持续至2018年中甚至更久。
消费者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涨价
全球闪存供应紧张,所带来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涨价这么简单。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一个问题,虽然这些厂商每天都在嚷嚷供应链紧张,但SSD和内存产品却从来没有断过货。此前因挖矿导致的AMD显卡断货可是非常彻底,除了在闲鱼上有部分个人卖家售卖外,玩家几乎无任何渠道购买显卡。
那么除了各大原厂和正规下游厂商外,国内一众的山寨SSD、内存源源不断地进货源来自哪里?
答案就是,由于闪存供应严重不足,闪存颗粒已成为一个“循环”链的怪像。
我们知道原厂会将闪存颗粒优先供货给服务器级市场,其次是智能手机,然后才是SSD和内存市场。服务器级市场体量巨大,诸如Intel、亚马逊、阿里云、腾讯云等每年都会淘汰大量的读写寿命殆尽但并未损失的SSD。他们销毁的方式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给SSD主控打穿一个孔,而闪存颗粒却完好无损。
国内山寨SSD、内存厂商回收这类“洋垃圾”后,将闪存颗粒拆拆下打磨掉LOGO后重新印上新LOGO,至此,报废的SSD闪存颗粒便成为了全新产品。
如果回收的”洋垃圾“品质过于劣质,那么他们也不会将它丢掉,而是制成U盘产品。
举个例子大家便可以明白其中的秘密:根据中国闪存市场报价我们可以发现USB 3.0的16GB闪存报价约为41.5元人民币,而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劣质16GB U盘售价均价却仅需30元,其中的猫腻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会明白。
现在这类现象只是出现在PC行业中,但如果闪存供应问题继续发酵,而部分智能手机厂商一味的坚持打价格战,这一行业受到波及也只是时间问题。
无论是手机、PC、还是U盘,消费者一旦购买到此类产品,损失金钱事小,丢失重要数据无法找回就很严重了。
下游厂商应何去何从?
闪存涨价让原厂厂商赚的盆满钵满,也让一部分山寨厂商大赚一笔,而夹在两者中间的二级厂商却苦不堪言。
原厂拥有强大的技术和研发实力,虽然产品价格略高,消费者也欣然接受;山寨厂商的产品成本极低,售价也非常低廉,如果对SSD市场不了解的朋友很容易上当购买此类产品。但一些二级厂商产品售价受制于原厂,成本居高不下,但市场需求惨淡,只好以低于成本价出售产品(即价格倒挂),他们只能眼看山寨厂商不顾行业影响出售劣质产品大赚特赚, 不得不说是SSD市场的一种悲哀。
从行业级别的设计能力、核心芯片硬件研发能力、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实力、组装销售能力这四大方面分析来看,下游尤其是国产化存储厂商最不缺的就是组装销售能力,但也几乎没有核心软硬件研发实力。
只有少数产品线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存储芯片的采用。即便以国内的紫光集团为首,带头总投资巨额1600亿元的长江存储也仅仅是实现了“从零到有”的改变。
因此,如果不彻底解决技术垄断问题,那么下游厂商将仍然会受制于人,连营收都很难保证,也无法谈“技术创新”。
最后,在存储软件方面,下游厂商也需要更加用心,如何提升对硬件的控制能力是重中之重。在闪存颗粒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原厂的速度更快也更稳定?如何与山寨厂商的拆机颗粒拉开差距?这是下游厂商需要努力的地方,当然这套软件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市场摸爬滚打检验出来的,这需要经受消费者用户长期实践的检验。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