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17年消费投诉榜上,拼多多成为了投诉重灾区。
当这个号称“3亿人都在用的”APP体量呈爆发式增长,疯狂收割五六线乡村用户的同时,也在频频触碰产品假冒伪劣的雷区。
在已经完成消费升级时代的中国电商市场上,纵容假冒伪劣已成为拼多多的原罪。
纵容假货蔓延是拼多多的原罪
今年4月,拼多多完成腾讯领投,红杉跟投的30亿美金C轮融资,估值接近150亿美金。这也是B轮融资后,腾讯再次加码拼多多。就像当初入股京东对标天猫一样,腾讯有意扶植拼多多对抗淘宝的意图昭然若揭。依托基数庞大的微信流量,拼多多的飞速野蛮生长,令淘宝、京东这些前辈们惊出一身冷汗。目前拼多多已经坐稳电商前三的位置。
一直以来,拼多多对外宣称商家“入驻零门槛”:零保证金、零佣金、零扣点、无需装修,允许个人入驻,这是拼多多商家规模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但也正因如此为平台带来大量的假货和劣质商品投诉。
2018年1月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阿里巴巴直指一批原淘宝网的制假售假商家已转移至微信和拼多多。
电科技发现,在拼多多平台,电视机和冰箱的爆款价格之低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从所首商品的商标来看,还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假货特征。拼多多在宣传中说,用1846元在拼多多可以拥有一台冰箱两台电视机。而在正常的划线原价下,这一花费要将近万元。
这三款爆品分别是:
1、创维智星牌55寸4K曲面高清智能语音防爆液晶电视,拼团价格是1000元,划线价格4281元;
2、容声生活牌138升大容量双开门家用电冰箱,拼团价格358元,划线价格是1289元。
3、SHAASUNG牌55寸高清4K语音智能液晶电视,拼团价格488元,划线价格是4401元。
这三款存在明显假货特征的产品,也只是拼多多众多产品中的冰山一角,除了家电产外,包括母婴、彩妆、食品在内的各个品类都出现过假货的迹象,并且假货猖獗的现象一直没有要消退意思。
电商业发展至今,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逐渐趋于成熟,对商家的资格审核,违规违法商品的打击均有相应的工作流程。拼多多起步得晚,可以说是站在电商巨头的肩上“摘果子”,理应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商家和商品的审核力度,将假货扼杀在摇篮里。
可事与愿违,拼多多只想靠低廉的价格抢占用户,借助社交电商模式成长壮大,不肯花人力,财力完善假货管理制度,在各大电商平台打假之际,拼多多公然成为承接假货的渠道。
如果说假货泛滥是因为市场原因,那么导致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则是平台监管不力!有问题不去处理,被看成是拼多多对贩假商家的变相许可。
你为什么会选择相信拼多多?
在数亿用户的选择与质疑声中,拼多多不仅活的很好还上市了,人们不禁发问:这是为什么?
关键点就在于,拼多多抓住了“拼”的逻辑。打开拼多多APP可以发现,在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的“同款”产品,在拼多多上却有着更便宜的价格,只要用户将自己喜欢商品的网页分享到微信中,朋友看到后点击进入、注册参团,该用户就可以以超低的团购价格获得商品,这么看上去诱惑力十足。
而拼多多就是利用的基层民众占小便宜的心理,产生了爆发式的增长。拼多多一味地主动提示和满足所谓的低价需求,用不断的占便宜刺激市场,让消费者被被引导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喜欢低价,每天的购物环境被低价所包围,本还有更多选择的用户被束缚在这个消费层面上不得解脱。
再加上各种惹眼的“标题”让用户一步步陷入购物陷阱(其广告甚至涉嫌欺诈),吸引不断购物,激发某些不当需求。
但拼多多商业模式无法回避的问题。用户希望低价购买优质商品,但商家没有供应链优势。为保证低价还挣钱,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成为商家首选,而这又损害了用户体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讲到的三款家电产品,每个商品页面的基础服务栏目中都非常一致的出现了“假一赔十”的字样,这是拼多多对消费者的承诺。
确实,在被投扣上“劣质假货”的帽子的同时,拼多多为了谋求未来更长远的发展,制定了针对性的商家售假处罚标准。按照官方协议,消费者赔付金制度包括假一赔十、劣一赔三、延迟发货3元/单、虚假发货5元-40元/单。其中“假一赔十、劣一赔三”针对整个批次进行赔付,可谓非常严格。
这个规定远比其他电商平台严苛,看似是拼多多对平台打假的行动下定了决心。但就某种程度上看,这样的打假规则看起来更像是拼多多的套路。
一方面不设门槛,让参差不齐的商家进入,另一方面,有了问题再设重罚。让外界一直怀疑,拼多多是靠罚款来盈利创收,商家对拼多多也是怨声载道,多位拼多多商家反映平台“乱扣款”,因此出现有大量商家在拼多多总部维权的事件。
另外,在电科技调查中发现,很多在拼多多购买到假货的消费者很难拿到“10倍赔付”。有曾在拼多多买到假货的网友认为,拼多多“宽进严出”的打假方式是本末倒置,事后惩罚根本没办法降低大多数消费者损失,“如果这个假货已经卖了100万元,但钱已经被商家陆续提现,就算拼多多查封账户余额,消费者能够拿到的赔付也很少啊。”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经过了前期的快速发展,拼多多如今面临诸多问题,能否持续盈利,避免被贴上“价廉质量差”的标签,是今后营业收入高增长的一大挑战。
正所谓,品牌品质才是零售的根本,品质才能真正留住用户,通过低价吸引而来的用户来得快去得也快。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