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X发布了,折叠屏市场会好吗?
国行售价16999元,初看价格令人咋舌,细想下却也在合理之中。折叠屏的溢价想象碰上5G风口浪潮,物自然以稀为贵,更何况上游产业链配套方案并未完全成熟,终端生产成本自然会向上走。
目前上架的折叠屏手机均是如此,早先发布的柔宇售价为8999元,返工而来的Galaxy Fold售价为239.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从目前的价格来看,现在还很难将折叠屏与实际商用的手机市场联系起来。在手机市场走势低迷的背景下,华为Mate X的发布无疑刺激了一下这个沉寂的市场,但是在它成功引爆流量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折叠屏市场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等待上游零配件国产,尽早降低高昂成本
终端先进与否并不是推动市场普及的第一要义,最终结果其实还是取决于上游厂商的推进速度。
折叠屏之所以区别于以往的体验,是因为它既能提供大屏的绝佳视野,又能够带来小屏的轻巧灵便,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OLED柔性面板基础之上的,因此面板的生产工艺和产能编成为了制约折叠屏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
从LCD转移到OLED领域,手机产品主流屏幕应用已经实现了过渡,并且出现了类似近期“瀑布屏”的高曲率OLED应用。对比传统意义上的OLED硬屏,柔性OLED在基板材料以及盖板玻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基板材料要有原来的玻璃转向为柔性PI膜(聚酰亚胺膜),偏光片则要拥有可折叠特性,而盖板材料要么为柔性玻璃,要么为CPI(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膜)。
在今年的日韩贸易摩擦中,氟化聚酰亚胺就成为了日本拿来钳制韩国的工具,对其柔性面板领域造成了一定冲击。作为半导体原材料的另一应用方向,PI膜行业也同样拥有着极高的准入壁垒,产能大多集中在美(杜邦)、日(钟渊化学)、韩(SKPI)等企业手中,如果国内折叠屏想要突围实现普及应用,那么配套产业链也相应需要在国内形成以降低成本。
当下从事PI膜的国内企业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低端电工级膜材上,因此国内的高性能PI膜更多的要依赖进口。在盖板玻璃上,CPI也是一种热门方案。由于PI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特性,力学性能更为优秀,因此在经过硬涂层处理加强防护之后,透明PI膜便能够充当可以翻折的盖板玻璃了。
三星Galaxy Fold便是采用了CPI方案,供应商为住友化学,其成本预计为95美元/平方米,对比基板黄色PI膜高出500%,对比当下康宁大猩猩手机玻璃的成本也要高出两倍有余。
除了价格昂贵,成本占比大以外,技术壁垒较高也是PI膜所要面临的市场风险。在国产尽快替代进口的需求下,国内诸如新纶科技、时代新材等企业已经展开了布局,比如中天科技就在今年2月宣布,募集3.57亿元来投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研发。目前,其年产300吨高性能PI薄膜项目已经试产成功。
另外,在柔性面板产线布局上,国内早已开始动作。此次供应华为Mate X面板的京东方在成都、绵阳等地共布局了4条G6柔性AMOLED产线,设计产能48K/月,而其它面板厂商维信诺、深天马也各自进行了相应柔性AMOELD世代线的布局。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在短期时间内,折叠屏手机从产业链体系上仍然是属于高端产品。更何况目前关于折叠屏手机的盖板材料应用尚有一定争论,因此折叠屏手机未来如何发展,能否改变市场消费结构,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终端需求爆发,短期基本无望
国内手机市场走势疲软已成事实,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5.4%,市场需求愈加饱和。增量市场潜力下降,各大厂商今年都将发力点落在了存量市场上。
“手机行业里的友商就是对手,干掉友商就胜利了。”针对当下的手机市场竞争环境,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互联网大会中,360董事长周鸿祎就做出了如上表示。
手机市场,红海已然泛出了血色。
在迎面而来的性价比,一声又一声的“真香”惊呼中,从红海游到血海,手机厂商之间的博弈手段日渐趋于无限同质化。而伴随着参数配置的趋同,各大厂商需要更加有利的竞争点。显然,折叠屏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折叠屏手机想要普及,还需要越过更多的考验。技术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于终端市场的需求反馈。从使用场景上来看,折叠屏手机拓宽了用户的应用范围,跳脱出屏幕空间的桎梏,带来多维度的使用体验。
目前传统手机形态对于应用的承载力过于有限,无论是从手机厂商发力折叠屏的角度来看,还是微软Surface Duo/Neo对折叠形态的探索,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子产品折叠这一形态对于玩法和生产力具有更多的拓展性。
以Counterpoint全球手机出货量数据统计为例,三星占据了全球21.3%的份额,华为则是15.8%,而这两大品牌都已经发布了正式的折叠屏产品,行业风气已经被引领起来,其它厂商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在终端需求合力驱动下,上游柔性折叠面板配套会更加积极,这也将反过来推动终端售价的降低和终端品类的丰富。
当然,即使把所有的利好都算上,将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的正式面市看成是行业里程碑,但从两三年内范围来看,折叠屏过高的售价和过低的市场接受度依然会让它更像是个噱头,而不是“可用乃至好用”的超级终端。或许,待上游成本大幅下降、折叠屏手机应用范围实现突破性发展、且在整体柔性折叠面板产业链配套完善之后,折叠化电子设备才会真正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