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股价逆势上涨。
但是,如果回归到基本面,就会发现,拼多多目前依然在亏损。上市之前,拼多多的烧钱还在“小步快跑”,上市之后则加大步伐烧钱。 由此,关于拼多多烧钱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第一是拼多多的补贴是否能够持续?2020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货币化率从上一个季度的2.9%下降到了2.2%,这释放怎样的信号?烧的钱从哪儿来? 从GMV上看,拼多多仅仅用5年时间,就已经与老大哥阿里、京东跻身电商平台三强。 年化活跃买家数量上,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正在追赶阿里。 拼,一直是拼多多的一个特色,因为无论是下沉用户,还是年薪百万的职场高阶人士,都会觉得“拼着”买东西很有意思,因为成年人的生活里,大多数场景都在感受“人生真是太难了”,但是在拼多多,轻易就可以占到一些小便宜,发现质优价美的东西,算是对“太南(难)了”的一种慰藉。 而慰藉背后,其实是拼多多付出的巨额补贴。声势尤为浩大的是“百亿补贴”,目前京东、淘宝也都推出了“百亿补贴”项目来跟进这场补贴大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拼多多补贴的过程。掌握大牌货源的有品牌商、经销商。像苹果这样国际一线大牌是很难拿到授权的,苹果的授权线上分销商在官方网上有公布。
一位经销商跟Less Time介绍,比如一些大牌经销商的进货价是1元,本来要卖1.3元,拼多多和商家谈,能不能卖1元,拼多多补贴10%,也就是0.1元。 这样,商家几乎不赚卖货的差价,只赚拼多多补贴的钱。 不过,不是对所有商家都如此慷慨。很多牌子允许进入百亿补贴的项目,有个好的坑位,但是其实平台不出补贴,要商家自己承担。 除此之外,还有物流补贴。很多人好奇,拼多多上不仅9元钱的东西包邮,连三五块钱的东西可能也包邮,够物流费吗?天风证券研报中提到,疫情期间,为了给商家减负,拼多多给每单大概2-3元的物流补贴。 拼多多也不是活雷锋。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实际上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聪明“杠杆”。
第一,PDD的百亿补贴,其实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联合补贴,就是上面针对大牌的,商家、拼多多共同出钱。还有一种,拼多多允许加入到“百亿补贴”中来,但是拼多多不再给予商家补贴。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由商家自己出。这种情况更多适用于非一线大品牌。因为拼多多有流量,很多商家愿意在平台上低价薄利走量。这样其实就相当于拼多多借势商家,放大了百亿补贴的效应。 也就是说,假设拼多多自己花掉百亿,消费者端感受到的可能总和要比百亿大。这是拼多多补贴的第一个杠杆,主要靠真金白银和吸引商家低价走量来实现。
第二, 拼多多作为平台,早期补贴的是真金白银,但平台其实还可以将广告、流量折现,也就是说,未来不去付给卖家现金补贴,而是用广告、流量去折现。这就是拼多多的第二个杠杆。这个杠杆的实现,就要通过货币化率来实现。 杠杆能够撬动拼多多补贴发挥更大作用。其实用杠杆发补贴,对拼多多更划算。 在前面提到的两个杠杆的作用下,拼多多的补贴并非不可持续。但烦恼在于,目前的货币化率太低。 提升货币化率,这个电商运营中的主要指标,才能让补贴的杠杆发挥作用,实现平台的持续化运营。 货币化率是一个比值,即收入/GMV(总成交额),指单位成交额下,平台能获取的收入。相对于单一看GMV,货币化率更能综合衡量平台的赚钱能力,也是投资者比较在意的指标。 2017年一季度,拼多多的货币化率只有0.4%,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拼多多上花10元钱买水果,只给平台带来4分钱的收入。 在上市之前,拼多多的货币化率一直在提升,最高点出现在2018年二季度,2018年7月上市之后,一直在2.8%到3.1%之间徘徊。 疫情期间,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货币化率降低到2.2%,回到了2018年一季度水平。 疫情之下,拼多多不得不牺牲货币化率,同时也面临短期见顶的挑战。 这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除了货币化率下降,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的营销服务佣金率也同比下滑,拼多多近期投资人路演纪要透露,主要因为中小商家疫情期间广告投放意愿下降,同时公司给予部分品类免费流量。 阿里的电商体系中,承接商业化的主要是天猫,品牌商多在天猫开设品牌旗舰店,当下的拼多多更像是起步阶段的淘宝。实现货币化率,提升流量价值,对于拼多多来说,还有一段非常长的路要走。 但拼多多的货币化率短期可能见顶,因为拼多多的流量变现和淘宝、天猫是不同逻辑。淘宝、天猫是中心化流量分发机制,商家有依赖广告进行流量分发变现的诉求,而拼多多流量获取更多是依赖早期在下沉市场、社交裂变获得的去中心化的流量,所以拼多多的货币化率提升缺乏短期的抓手。只有未来,当平台GMV、用户人均消费额达到一定体量,才能提升货币化率。 当下拼多多还是需要烧钱去提升每个用户的消费额,以及MAU等基础运营指标。 从年化MAU来看,拼多多早已超越京东,如今正在向阿里靠近,不过增速放缓。疫情期间持续补贴,不过只带来了600万新增MAU,相比上个季度的5200万,以及同比2019年一季度的1700万都大幅降低。 平均年化活跃买家支出(ARPU)方面,截止2020年一季度的前12个月,拼多多平均年化活跃买家支出为1842元,阿里巴巴为9076亿元,京东2019年度为5761元。 拼多多的ARPU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尽管拼多多在疫情之下持续补贴,但是ARPU的增速同比明显放缓。 拼多多烧的钱从哪儿来?层层解开,这里面不仅有投资人的钱,小卖家的贡献也不少。 一家公司的资金来源无外乎经营、投资、融资这三大项活动。 根据2019年财报,截止2019年12月31日,拼多多的账上现金、现金等价物为57.68亿元,受限现金为275.78亿元。所谓受限现金是指从买方收到、保留在银行监管帐户、要支付给商家的现金。 从现金流结构来看,融资活动现金流贡献最大,为158.55亿元,经营活动带来的净现金流148.21亿元,投资活动带来的净现金流-283.20亿元。 融资活动是拼多多现金流最主要来源,2019年拼多多新股增发带来现金流81.9亿元,定向增发的费用是2.01亿元。此前,拼多多2018年上市时获得的IPO现金流是118.80亿元,对应费用是3.36亿元。 除了从二级市场融资,拼多多另一个现金流来源是进行债权融资,2019年带来现金流70.73亿元。与股权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融资不需要稀释股份,约定在股价到达一定位置之后,债权可以转化为股权,也就是未来某个时间点内,如今购买拼多多债权的持有人将会把手中的债权换成股票。 截止2019年末,拼多多有短期贷款8.97亿元。 早年就列席巴菲特午餐会的黄峥深谙资本运作之道。 不过,融资活动还是要以公司经营为基础。 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中,金额比较高的是商家保证金,在拼多多上开店,如果想获得参与活动机会以及好的推荐位,需要交保证金的,这样也方便平台监管,因为如果有违规行为,平台可以依照规定对卖家进行惩罚,包括扣保证金。拼多多上开店保证金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生鲜类高一些,但积少成多。2019年末,商家保证金高达78.41亿元。哪怕是放在银行吃利息,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另一项大额流入是应付款,也就是拼多多答应付给商家、但还没有转账给商家的钱,2019年末这一项高达299.26亿元,而2018年时给商家的应付款为172.76亿元。应付款相当于是像卖家借钱,只有信誉良好、占有主动权时,才更好向别人借钱。 如此看来,卖家小兄弟们不仅把拼多多扶上马,当时拼多多凭借规模化、低成本开店等优势,迅速笼络了没有被阿里、京东系照顾好的小卖家,小卖家进来之后,保证金聚沙成塔,也又送了拼多多一程。 根据拼多多今年一季度财报,截止2020年3月31日,拼多多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55.27亿元,比2019年末的57.68亿有所下降。 百亿补贴的子弹也是有限的。 补贴能够可能带动GMV增长,补贴的效率、推广流量的价值能否提升、用户是否真正能够在平台多消费,这些其实也反应在货币化率中。多重指标制衡拼多多。 在2019年投资人电话会议上,拼多多CEO兼创始人黄峥表示,现阶段会把重心更多的放在用户身上,不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干扰而去盲目拓展商品品类、过早的进行商业变现或是进军金融服务领域。 拼多多已经在大量招募第三方支付方面的人才了,拼多多金融一旦启航,又会有巨大想象空间。 但在迪斯尼+Costco的美梦实现前,GMV增速与包裹增速差距较大、佣金率下滑等问题已经引发投资人注意。拼多多所言GMV包括了履约与未履约订单。 烧钱能够持续多久?“百亿补贴”项目依然会持续,因为具体投入多少、烧钱节奏,其实是可以调整的。但是,烧钱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标。 目前“百亿补贴”项目中很多所谓“正品”并未获得品牌授权,绕道经销商,能否解除消费者顾虑,真正提升对拼多多的信任度?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