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4G网络的兴起,直接推动了智能手机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计算平台,因此,众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对5G网络的商用以及5G手机的下放报以极大的期待。
不过,让人感到惊奇的是,5G手机的上规模上市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难道行业大吹特吹许久的5G网络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只是一个泡沫?
并未到来的5G换机潮
透过此前的行业数据来看,网络技术的革新的确可以刺激智能手机市场。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14年,4G网络技术商用的第二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67亿部,同比增长25.9%。
而随着4G手机的逐渐饱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趋势开始放缓,并且到了2017年,首次出现下跌的趋势。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91亿部,同比下跌12.3%。此后几年,智能手机市场一直延续了这一趋势。
随着2019年中,5G网络技术的逐步商用,5G手机也开始在2019年下半年扎堆出货,企图抢占第一波主观意义上的“5G手机换机潮”。据不完全统计,该时间段内中国市场上市的5G手机有11款之多。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的市场并没有给这些5G手机以积极的反馈,IDC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仅为1.53亿部,创下了17.7%的同比跌幅记录。
另一方面,小米创始人雷军此前在微博上表示“有个数字让我非常惊讶:23%用户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五分之一的用户,在2017年购买手机后,就再未更换过。考虑到智能手机的平均寿命为三年,超产品周期的使用时间,更增加了5G手机的无力感。
那么5G对比4G提升如此之大,为什么并没有引得消费者的追捧呢?
发力方向有偏差?
其实不论何种技术,如果想要让消费者接受,那么最核心的要素,一定是可以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或者说是可以在感性层面带给消费者使用上的升级。
以早期的iPhone为例,虽然对比上一代产品,iPhone 3G仅仅支持3G网络,但是由于可以更快的加载网络、传输图片,消费者立刻将目光从iPhone一代转移到iPhone 3G,使得后者仅仅发售一周,销量就超过了 100 万台。
与4G网络成熟相辅相成的,消费者也开始不满枯燥的图文,这两种因素聚焦,催生出了短视频这一商业模式。2014年,4G网络商用的第二年,秒拍、美拍等短视频平台相继成立,随后短视频市场迅速成为了仅次于社交的第二大移动战略要地。
然而如果我们顺着3G、4G的兴起的角度观察5G网络,就会发现,其并没有与消费者的需求联系起来。诚然,5G网络足够快,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1Gbps,手机厂商在发布产品的时候,都会着重宣传“5s下一部电影”。
但是结合我们自身的使用,4G网络可以达到100Mbps的速度,这足够在线观看1080P的视频,并且100MB的WiFi随处可见,即使4G流量不够的时候,通过WiFi也可以方便的下载视频,因此,5G网络“5s下一部电影”其实并不是消费者的痛点。
而在应用层面,随着4G兴起,补齐智能手机视频方面的最后一块内容传播短板,其实消费者目前对于智能手机的内容除了网络卡顿造成的不畅感之外,并无超越视频的“升维”内容需求。
结合这两层因素,可以发现,由于5G网速快的特点过于鲜明,因此,厂商们在宣传时都过分着重渲染这一点,但是回到用户层面,即使速度再快,5G对于4G的提升也不过是1到2的提升,并不是4G对比3G,0到1的革命性升级,因而不能在内容层面切中用户的需求。
5G应用在哪里?
当然了,上文所讨论的内容并不是想彻底否认5G的价值,这是因为技术与产品是纯客观的,在技术与市场出现裂缝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唯有调节主观方向,以缝合这种裂缝。
结合上文来看,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对于5G技术的理解过于表面,并且只与内容相联系,而消费者又对这种内容的体验并无太大感触,这是造成5G手机不景气的直接原因。
那么5G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之于智能手机,仅仅可以给内容层面带来革新?答案一定不是这样的。
从B端来看,5G网络的特点可能带来的一个风口就是云游戏,这主要是因为5G网络可以彻底忽略硬件门槛,为全端带来3A游戏体验。比如咪咕云游戏在iOS上也能运行《战地5》这款传统的主机游戏。中国云游戏行业前瞻也曾表示,预计截止2026年,中国云游戏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回到智能手机,5G网络其实也完全与云游戏类似,削弱智能手机硬件层面的影响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最能影响智能手机价格的配置就是存储空间。比如iPhone 11 Pro 64GB版仅售8699元,512GB版则直接来到了 11799元。
而5G网络“5s下一部电影”的高速率,其实就可以使云管端化存储成为可能,那么如果一款手机将存储空间压缩到最低,而将视频、照片、图片等内容存放到云端,这台产品的整机成本无疑可以极大的压缩。
这种成本的下探,或许才是说服消费者换机的最大驱动力。而5G用户的攀升,才有可能刺激To C的5G业务的爆发。
甚至如果我们考虑的更深一点,沿袭这种模式的5G手机完全也可以将系统云端化,而仅仅在用户使用本地产品的续航、显示、网络连接等方面下文章,如此一来,用户其实使用的就不再是孤立的终端产品,而是手机厂商提供的“服务”。那么智能手机也可能不再是传统的一锤子买卖,而是进化到了类似iCloud式的月付形式。这种付费形式,不光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强产品的粘性,有着双赢的先天优势。
当然了,这种5G网络的应用面临的一个最大阻碍,就是5G网络的覆盖面和稳定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底,中国5G基站超60万,5G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虽然短短一年,我国5G网络有如此成效,颇为不易,但是对比上文谈到的“服务式”5G智能手机所要求的稳定且持续的网络要求,目前的5G网络质量还有一定差距。
不过这种时间差,其实对于智能手机厂商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对于5G网络的理解还有很大的思维惯性,所以,并没有看到5G之于产品层面变革的潜在机会。
而随着5G网络的建设完全,在体验层面不会给用户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或许智能手机厂商会逐渐意识到目前产品策略的缺陷以及5G网络之于产品更深层次的意义。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