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已铁了心转向印度,哪怕产品质量不够好,也要扶植供应链迁徙

电科技袁创04-20 13:26

进入千禧年以来,中国凭借着较高素质的充足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开放的经济政策,一跃成为了引领全球工业进步的“世界工厂”,从服装、家电、电子数码再到汽车,全球各大领域的巨头均在中国建立起了完善且漫长的产业供应链。

在诸多国际巨头中,苹果是在华布局供应链最积极的品牌之一。多年以来,无论是对政策的遵守、对就业机会的促进乃至对环境的保护,苹果都堪称模范。据苹果官方提供的名单,在该公司2020年排名前200的供应商中,有51家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这个数字为全球之首。

苹果之所以将国内视为产品生产中心,除了出于成本方面的考量,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傲视全球的稳定生产环境。不过,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企业,为了均摊风险,苹果自然也会考虑拓展自己的供应链,如今他们就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的邻居:印度。

近日,苹果宣布将在印度生产iPhone 12以及iPhone 13,负责组装生产的仍然是和硕与富士康。虽然目前印度生产的iPhone将不会用于出口,但苹果此举已经表明,他们希望减少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印度苹果.png

事实上,印度此前一直算得上苹果的“伤心地”。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手机市场,并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IDC统计,2021年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五家品牌中有四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小米、realme、vivo和OPPO,而苹果的占有率仅为4.4%。

不只是销售,苹果在印度的生产也难言顺利。

早在2015年,苹果就试图在印度建立供应链。但多年布局后,围绕在苹果印度供应链周边的更多还是负面新闻:2020年,在当地建厂的台企纬创因拖欠公司而遭到工人打砸抗议。今年1月,富士康在印度南部的手机组装厂也发生了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目前,苹果仅在印度生产了iPhone SE(2017)、iPhone 11、iPhone 12、iPhone 13四款手机和一些PD充电头,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只在印度境内销售。这足以说明印度制造的品质其实远没有完全满足苹果的要求。

既然如此,苹果为何仍要在印度市场全面发力呢?

从市场的角度讲,目前苹果在印度市场较少的份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较高的售价导致的,从收入和利润率的角度来看,苹果依然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印度的收入为20.9亿美元,超过了三星的20亿美元。

今年,苹果推出了更为廉价的新款iPhone SE,并且此前iPhone 12在印度的降价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不排除苹果会针对印度产iPhone 13进行优惠,从而为其争取到更多市场份额。

苹果代工手机厂商.png

而从生产连续性的角度考虑,苹果也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在印度下注。

印度目前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手机厂商建厂的政策。早在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就提出了让印度成为“全球PC和手机制造中心”的目标。

为此,印度政府对于手机整机进口征收10%的关税和35%-40%的增值税,而针对零部件的进口税率则有大幅优惠甚至是0税率,印度本土生产的手机也只需要缴纳12%的增值税。

这就吸引了包括vivo、小米、三星在内的多家手机品牌到印度建厂,帮助印度迅速获得了急需的技术积累。微妙的是,这些中国和韩国厂商此前栽下了树,如今苹果则很有可能大摇大摆地过来乘凉。

另外,印度政府还在去年底批准了一项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大型半导体制造商来到当地建设半导体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在内的企业,而苹果同样有机会搭上这轮顺风车。

库克.png

此前,受到微软、谷歌等公司软件产品中频出的“印度式bug”影响,人们很容易认为印度制造的硬件品质不会可靠。事实也的确如此,从短期来看,印度制造还很难和中国制造相抗衡,但从长期来看,产业转移从来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我国吃下从日韩等地转移而来的制造业并成为世界工厂也是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

以目前苹果的实力和资本,至少能维持住对印度供应链较长时间和较高投入的扶持,而一旦成功,对于其议价能力和经济效应的提升也会是巨大的。因此,绝不应该小瞧苹果在印度建立稳定供应链的决心。

综合来看,比起当下印度制造的质量到底如何,苹果这样的企业带头开始向印度转移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要知道苹果作为行业的龙头,是有很强的带头作用的,很难说这种做法不会引起其他企业的效仿。今天是手机、电脑,明天或许就会轮到新能源汽车,长此下去,制造业流失对于国内的影响将难以忽视。

苹果向印度转移产能绝对应该引起中国的重视。

必须承认的是,当前电子产品组装仍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随着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我国的用人成本优势只会越来越低,长此以往产能外流将是必然。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普及,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取胜。

更重要的,仍然是中国品牌的自强。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后一落千丈的业绩已经证明了,依靠单一客户和单一业务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其他“果链”企业也必须引以为戒,趁着苹果带来的东风仍在时,拓展新的业务和领域,为风停做好准备。更希望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能够发奋自强,不断推出更出色的产品。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