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处于困境的夏普正面临全面降薪以缩减成本,无独有偶,另一家日企三洋更被曝出将退出历史舞台,着实令人唏嘘。近几年,日企的颓势有目共睹。不少人纷纷感叹日企正陷入整体大败退的境地,日企真的不行了吗?
夏普:降薪裁员还剥离业务
据日媒报道,夏普要将4000经理人薪酬下调5%,并将其他员工薪酬下调2%,此举预计一年将为夏普节约超100亿日元。夏普原考虑对员工降薪1.5%,但鉴于第四财季业绩进一步恶化,夏普考虑扩大降薪幅度。在截至3月底的财季中,夏普净亏预计将超1000亿日元。此外,从4月开始,夏普将通过自愿退休方式在日本裁员10%以上,在海外裁员约10%,同时还可能剥离北美电视业务。
三洋:60年辉煌终成往事
三洋电机最后的股份将于3月31日正式转让生效,接手方为一家投资基金。这家巨头的衰落从2007年就开始了:07年5月,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全部股份;08年11月,松下宣布收购三洋电机;到了2010年8月,松下获得三洋电机80.77%股份,之后将三洋完全子公司化;11年3月,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如今,三洋已成历史。
松下:家电业务持续滑坡
松下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家电巨头,但11、12年连续巨亏,净亏损达404.8亿元,其中电视连续6年亏损,白电份额也在急剧萎缩。并且,松下先后退出在厨卫电器、燃气台灶、嵌入灶、热水器等领域的中国市场,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业务。有业内人士分析,松下此举旨在将重心转移到更有利可图的业务上。
索尼:亏损已成常态
对索尼来说,亏损已成常态。据有关资料统计,索尼在近7年内,亏损额达1.15万亿日元。手机业务一直是索尼的软肋,甚至被国产手机踩在脚下。并且在视频、数码相机、元器件等领域,索尼也开始陷入困境。
日立:开展多业务再进军中国
这些昔日的日本巨头们真的败了吗?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在近几年正重新调整战略,再次出发。2008年可谓是日立最惨淡的一年,因全年亏损78亿美元,创下了亚洲公司亏损之最的记录。但近几年,日立通过自身事业创新,有明显翻身的迹象。日立总裁日前表示,公司将软件硬件齐抓,开展多个业务,并向中国市场进军。
iPhone 6多处零件由日企造
当然,日本还有一些强大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虽小,但在日本经济体系甚至全球产业链中都占有重位置,包括田村制作所、阿尔比斯电器、三美电机、爱普生、电波等。调查数据显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配备的1300个电子部件中,其中约700个是日本制造。
东丽:日企中的“战斗机”
东丽集团以生产碳纤维材料著称。该集团不仅是优衣库服装面料的供应商,也是波音飞机机身材料的供应商。除了东丽,还有60多家日本重工企业参与制造波音787梦想飞机,这其中不乏三菱、富士、川崎等企业。整架波音机有高达35%的飞机零部件是由日本企业制造,波音公司本身只制造其中的35%,难怪波音787被称为“准日产”飞机。
尼康佳能们:圈占中国相机市场
在中国高端相机市场中,尼康和佳能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有消息称,这两款相机占据着中国相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便是用户不选择这两款,也是把目光投向了索尼、卡西欧这些日本品牌。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