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消息传出,由上海市航空车辆模型协会牵头制订的《上海市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或将在年内出台。按照新规,凡是遥控航空模型在公开区域内飞行都要持证;非法驾驶还可能被处以5-10天的行政拘留。
这意味着无人机或将正式脱离“玩具”行列,成为“有关部门”监管下的新设备。自消费级无人机面市以来,曾坠落在美国白宫花园、日本首相府邸和巴控克什米尔等敏感地区,这也引起了各国对无人机监管的重视。北京、东京等城市相继划定了无人机禁飞区。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监管方式。事实上,不仅仅是无人机,在智能领域许多其他的新硬件同样面临着尴尬的监管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新硬件”究竟是指那一类智能硬件产品。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硬件按产品和需求是否已经存在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产品是对满足既有需求的既有产品的改造升级。最典型的就是传统电器到智能电器的转变,比如说空调、电视、空气净化器、插座等产品。
第二类是为了满足既有需求的创新产品,例如睡眠检测器、智能相框和平衡车等。这类产品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需求的发掘。
第三类产品不同于前两类,并非从需求出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既有产品可言。可以说是完全凭创意生造出来的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面临两个比较极端的结果,或是面临多应用场景的爆发,或是面临百无一用的死亡境地。在某种意义上,无人机可以算作这类产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其在航拍、巡逻、植保、快递等应用需求,都是在产品成型之后才被发现的。
而后两类产品有以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存在既有产品作为参照,对市场而言完全是新生事物,所以在诞生之初必然处于监管盲区。即便是第一类产品,在完成智能化的升级以后,可能导致其属性归类同时发生转变,给监管带来新的困难,比如智能电视。
对监管部门而言,至少要面临三个问题:谁管?管谁?怎么管?
第一个问题的争议在互联网电视的监管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后面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拿此次的无人机举个例子。从目前拟定的管理办法看,此次监管主要面对的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采用了植入买家信息、考取“飞行”执照、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管理手段上有点儿类似于汽车,然而这对无人机监管是否同样适用呢?
在植入信息这一点上,并没有明确指出该措施的面向对象,是购买方还是出售方?如果仅从渠道上看,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很大一部分通过线上出售,因此买家提供的信息真实性和强制措施的落实性都是问题。而且就办法中提出来的120m以上的飞行高度而言,实时监管在目前而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与地面上的设备不同,即使给无人机真的装上牌照,也无法通过摄像头或者人力进行监控布局,更何况是植入式的芯片。此外,由于无人机驾驶者和飞行设备的在空间上的分离,即便是跟踪到非法飞行机器的买家信息也无法断定其就是当时的操控者。
由此可以看出,看似是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在新硬件的监管上也是值得深思的。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响应涉及安全或者隐私等问题的硬件监管需求,另一方面却很难找到现成的案例进行借鉴。
当然,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监管问题涉及的绝不仅仅是“有关部门”,至少还涉及硬件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这两个群体。而他们在监管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令人尴尬的问题。
新硬件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设备的生产研发单位和不同渠道的销售问题。对于新生的智能硬件来说,首先进入监管部门视野的通常是在公共领域使用的或者是涉及医疗的相关产品。无人机可能只是这个问题的先行者,随后智能代步器、医疗级别的健康监控设备或都将相继面临监管问题。即便是看似不存在隐患的的智能家居,也已经受到过涉及隐私的指控了。而对于从业人员而言,监管之后的要接的第一招或许就是牌照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业许可。这一方面限制了新兴行业的爆发,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在一开始便把一些不具备相关能力或者资格的单位排除在外。
而对于使用人员而言,监管的到位意味着购买难度和使用成本的增加。这从无人机买家信息的强制植入和560元的考务费就可以看出。未来,如果无人机的的普及率逐步上升,是不是也需要摇号购买呢?
新硬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涉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监管部门对产业的保驾护航也是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新问题,这需要监管部门、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共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