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制作倒逼设备研发 VR影视产业链的逆向生长.

电科技嘘嘘09-14 11:41

2014年4月,Facebook宣布23亿美元收购Oculus。有人预测,沉寂多年的虚拟现实将在2015年爆发。

时至今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虚拟现实还只是各大展会上的新鲜看点和被媒体热炒的科技话题。这一局面并没有因为廉价VR设备的面市和令人激动的产业估值预期得到太大的改观,其直接原因之一是VR内容的重度匮乏,即便是在相对于游戏和成人应用,看起来更容易实现的视频领域。

VR 影视:这会是一场革命吗?

有尝试过VR影像的用户这样描述他的体验:色度有偏移,画面有立体感,像鱼眼。这就是传说中以沉浸感著称的VR吗?

恐怕不是。

从效果上看,VR视频并不是全景和3D的简单叠加,而是对现实场景的高度模拟。“身临其境”应该是VR带给观众直观感受,严格意义上,但凡是有与你的生活经验不符合的,或者说是在任何一种感知上能让你察觉出这并不是一个真实世界的体验存在,就还不能算是完美的VR技术。

显然,这仅靠显示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即便是从单一的视觉维度上看。将普通视频通过处理后移植到VR平台,在技术上虽然可以实现,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类似于前文描述中那样令人失望的用户体验。因为第一人称视角下、可配合互动的VR内容,在制作时就需要全方位的素材输入,而原始场景的缺失无法仅靠后期制作弥补的。

图像加上时间,我们得到了影像,这可以算得上是一场视觉革命。近些年,3D和4K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更逼真的观影体验和更细腻的画面效果,在此基础上,超越传统拍摄视野限制的VR技术正凭借其深度临场的特质试探着下一代影视革命的浪潮。

自下而上:如何推动革命爆发?

在电影发展史上,摄影和放映技术的发明以及改进是内容得以诞生的前提,此后才出现专门的制作和发行环节。反观国内的VR影视产业链,末端显示设备最早发力,独立的第三方内容分发渠道也在开始慢慢涌现,但是专攻VR影视设备的公司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也直接限制了上游的制片公司的发展。

借平台卡位,是中国市场面对新兴领域并不陌生的反应,大家都想在行业爆发之前先占据自己的地盘。这更像是一种坐等朝贡的帝王心态,目前还很难看出对整个产业有什么实质性推动作用。反倒是稀缺的内容提供方,在切身体会到VR影视制作上的困境之后,开始反推上游设备的更新,俨然一副控制主动权的军阀做派。

1434072593919.png

目前世界主流的球型摄像机,分为双目或三目的民用级、六目或十四目具备景深的专业级和原生4K分辨率RAW格式的影视级三种。其中专业级球型摄像机是优质内容摄制的主流机型,通常采用gopro主机来搭建,组装成本高、非手动曝光、多机位同步困难。

内容制作平台最早接触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据电科技了解,北京一家专注VR影视的众创平台已经开始自主研发虚拟现实拍摄的专用摄像机及辅助设备。包括低成本的一体化摄像机、专用布光设备、录音矩阵和用于运动镜头拍摄的VR三轴电子稳定器等。

logo.jpg

今年5月,美国一个相类似的团队EEVO获得了首笔融资。该公司正在进一步研究分析工具和多路径的叙事编辑器,同时通过一对一合作为内容生产者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旨在打造VR领域的Netflix。

内容制作方提供上游设备解决方案,这一路线的合理性需要等革命成功之后再来评述。可以预见的是,在内容缺乏的当下,优质VR影视资源的出现势必会引起各平台的争抢。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