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重镇和传统用工大市,东莞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正悄然变化。近年来,随着“机器代人”大举推开,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对“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开始旺盛。尽管“机器代人”的高潮尚未真正来临,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开始“瞄准”机器人操作、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加快自身的转型。
作为制造业重镇和传统用工大市,东莞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正悄然变化。
今年5月,26岁的伦子祥辞去干了两年的检测员工作;几乎同时,30岁的钟海波决定告别从事多年的家电维修;更早,28岁的陈学飞从一家陶瓷企业的机修岗位上离开……这一切,发生在“机器代人”之后。
近年来,随着“机器代人”大举推开,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对“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开始旺盛。
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发布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
记者发现,尽管“机器代人”的高潮尚未真正来临,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开始“瞄准”机器人操作、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加快自身的转型。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撰写的《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机器代人”继续推开,未来或将出现“结构性失业与技能型工人短缺并存”的态势,也就是普工“就业难”,而技工“招聘难”,但并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
传统技工率先觉醒
6月初的东莞,暑气蒸腾。
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校的一间空调房里,伦子祥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机械臂,机械臂在老师的操控下,精准无误地来回移动9个零部件。
察觉“机器代人”蕴藏无限机会后,伦子祥果断辞去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并迅速报名参加培训。他告诉记者,机器人技工未来肯定很吃香,发展前景和收入比一般工种好,感觉机会不错。
在诸多谋求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一线工人中,“紧跟潮流”早已成为普遍共识。
29岁的卢子德原是一名机电工,月薪最高能达八千元,这在东莞的技术工人中并不低,但他仍辞职“充电”。卢子德告诉记者,机器人符合自己的技能提升方向,并且升级为机器人技工后,收入上或将有所突破,“有一定经验的话,月薪应该能过万元”。
这一火热现象的背后,实际上也暴露出“机器代人”背后的人才问题。
东莞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约为去年同期3倍。记者在东莞采访也看到,一些开展“机器代人”的制造业企业,不惜开出高于一般技工的月薪“揽才”。
“目前流通的机器人技工人才,大多从最早做自动化的企业出来,数量极少。”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院院长黄延胜表示,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机器人技工成为“香饽饽”,良好待遇和发展前景更引来无数人。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工人,仍多以传统技工为主,比如机电工人、机床工人等,而普通工人转型并非这么容易。
黄延胜表示,传统技工技术基础好,行业关联性强,因此最先觉醒,最容易转型,也是现在自发参加培训的主要人群。此外,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更青睐中级和高级机器人技工,就是能对机器人进行维修、养护、编程调试、管理和设计的人员,并非简单的操作工人。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开始跃跃欲试,培训机构更是闻风而动。
东莞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潘庆修告诉记者,该校机器人培训班预计在9月份开课,首期计划招收300-400名学员,将设入门级课程。
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则告诉记者,对基础薄弱的普通工人,教学思路通常是“缺什么就补什么”,也有一些人成功向机器人技工转型。此外,不少普通工人在简单熟悉机器人之后,向机器人销售岗位发展。
普工更易转向服务业
“机器代人”正引发东莞劳动力就业结构加速变化。
尽管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开始有意识,并主动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升级,但这或许难以跟上制造业企业“机器代人”的步伐。
黄延胜表示,目前机器人技工需求总量并不大,但仍供不应求,如果未来随着大量的企业“机器代人”改造项目投产,人才需求缺口将迎来爆发。
截至2015年底,东莞企业一共申报“机器换人”项目达1262个。此外,按东莞市政府2016年“一号文”,到2018年底,东莞八成的工业企业将要实现“机器换人”。
“保守估计,未来两三年,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机器人技工岗位的需求将呈指数型增长,最少能达到数万个。”黄延胜说。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早前撰写的《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就曾指出,随着“机器代人”推进,广东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月均供求缺口达到17.5万人次。普通职工对机器人应用的技能不够,机器人应用高端技工人才缺乏。
如果普通技工难向机器人技工转型,一旦他们被机器人替换下来,应该何去何从?事实上这一问题向来都是“机器代人”的必答题。
按照计划,东莞推进“机器代人”,预计每更新20万元机器就可减少4.5人用工需求,如此计算,该市每年预计可减少4万人的普工需求。
东莞智通人才总裁办经理王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普通工人需求确实减少,主要表现为企业招工“挑剔”,这其中有“机器代人”后企业招工不再难的原因。
王茜说,从她的观察来看,面临转型升级的普通工人,一般是会向电商、设计和物流等岗位转型进入服务业,“制造业普通岗位减少,服务业需求增加,就业市场整体稳定”。
数据还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全省制造业企业岗位平均每季减少22.54万个,但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第三产业平均每季增加25.18万个岗位。
上述报告也认为,广东推进“机器代人”并不会导致大面积失业。不过,该报告还认为,智能化改造及机器代人将造成低素质劳动力局部性失业,导致普工“就业难”,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以及失业人群生活托底将是“十三五”期间一大挑战。
该报告预测,广东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总就业量每年增加15万人。
“普工‘就业难’和技工‘招聘难’表明东莞劳动力就业市场正加速调整和磨合。”黄延胜认为,该平台的相关监控数据显示,普通工人参加技能培训,以及流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在加快,个别岗位甚至出现两位数增长。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