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复兴了,因为7nm的工艺制程和崭新的RDND架构。
五月底,AMD发布了基于7nm工艺制程的锐龙3000系列CPU和RX5700系列GPU,六月初,微软宣布其下一代Xbox主机将使用AMD芯片。华尔街投行Stifel的分析师认为,这标志着“过去50年,AMD首次在工艺及性能方面超越了Intel”。
来自华尔街的溢美之词并非是空穴来风。事实上,自今年以来AMD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80%,股价站上了近十三年以来的最高点。这在科技股普遍疲软的今天,更显难能可贵。
就像富国银行(WELLS FARGO)分析师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产品强化了AMD在游戏主机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市场的地位。锐龙3000系列CPU在性价比上进一步展现出了对手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高度,采用全新RDNA架构的RX5700系列GPU则将单个流处理器的性能推至业界领先水平,整体功耗比也有了质的飞跃。
浴火重生,AMD,YES!
AMD今日的复兴应该追溯至2014年。
那一年,苏姿丰博士(Dr.Lisa Su)接任了AMD公司CEO,随即确立了打造伟大产品、加深合作伙伴关系和简化运营三大战略方向。尤其是“加深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条,对于失去了晶圆厂的AMD来说可谓是关键之举。正是利用了台积电的7nm技术,才有了今天的伟大产品——锐龙3000系列CPU和RX5700系列GPU。
还是在那一年,游戏主机市场成为了AMD复苏的开始。索尼PS和微软Xbox竞相采用了AMD定制的APU。游戏市场的成功让AMD的股价从最低的2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14美元,市值接近140亿美元。在过去五十年中,屡败屡战,昂首不屈的“打不死的小强”再一次满血复活。
从2016年开始,AMD凭借锐龙再度向英特尔发起挑战。Zen 1架构帮助AMD强势崛起,迫使英特尔在2017年底与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两个“冤家对头”在1985年合作破裂后的首次合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那句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五十岁的AMD已经过了愤怒的年纪,它已经成为了实力的信徒,毕竟实力才意味着一切。
如今,采用台积电7nm FinFET工艺的锐龙3000系列不仅在计算性能上超越了英特尔同级产品,在功耗上也大幅低于对手。而在AMD一向擅长价格上,R7 3700X售价329美元,约合人民币2266元,R7 3800X价格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748元,R9 3900X售价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元。要知道,另一厢的英特尔还在主打14nm技术,i9-9920X在中国的售价要接近一万元,而与之同等级的R9 3900X却仅售3500元。
AMD RX 5700系列GPU同样基于7nm工艺,采用全新RDNA架构,目标用户为主流游戏玩家,在游戏性能上,RX 5700系列领先英伟达的RTX 2070达5~20%不等。
这一次,英特尔和英伟达不仅将承受来自AMD在架构和工艺制程上的压力,在即将到来的明天也会看到来自业绩上以及华尔街的双重打击。
AMD不屈不挠的50年奋斗史
在创业至今的50年来,AMD绝对是芯片行业中“打不死的小强”。从最初跟在英特尔身后的亦步亦趋,到局部领先之后遭遇到的围追堵截;从争议收购ATI之后的5年连续亏损再到今日的绝地求生,AMD着实是把芯片业一切可能的困境都经历了一遍。
但是,重要的是,AMD再一次奇迹般地复兴了,而且在芯片性能上开始赶超英特尔。
AMD和英特尔系出同门,创始人都来自大名鼎鼎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在拿到IBM大单后,出于合规要求,与AMD建立了合作关系,由AMD代工生产部分X86架构的处理器。AMD借此机会进入了PC处理器研发领域,却又因此引起了英特尔的警觉,双方的合作在1985年破裂,由此开始了英特尔对于AMD长达数十年的全面围剿。
与巨人同行的AMD虽然时不时地也能迎来高光时刻,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独自面对的艰难岁月,虽然屡次遭遇至暗时刻,如风中之烛,但是凭借着不屈的精神和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依然顽强地顶住了对手一轮又一轮的饱和式攻击。
在“奔腾”时代,英特尔就是技术上的绝对领先者。但是,AMD凭借着“速龙”一度在2006年一季度拿到了50%的市场份额,和英特尔平起平坐。
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众人都开始见识到了AMD独树一帜的研发能力。在漫长的时空里,技术一直是AMD复兴的基础,今日的锐龙3000绝对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一次谋定而后动的厚积薄发。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PC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英特尔尚且步履维艰,更遑论原本就风雨飘摇的AMD。2011年到2015年,AMD连续亏损,一度被华尔街看衰至底,但是坚韧的企业精神却让它挺了过来。
在那段困苦岁月中,AMD动用了一切可能的资源,极限求生。曾经的争议收购所带来了GPU业务,让其在2012年成功推出了首款基于28nm工艺的GPU,成为了AMD当年在显卡领域压过英伟达的王牌产品。随后的比特币“挖矿”浪潮也让AMD GPU再一次大红大紫,如此种种在显示领域的深厚积淀,无疑为今天一飞冲天的RX 5700做足了技术铺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许这就是AMD的座右铭。
AMD在50年前的创始团队虽然以销售见长,但是如今的AMD却早已变成了一个以工程师为主导的技术型公司,CEO苏姿丰更是半导体领域少有的女性科学家。
有数据表明,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资深工程师们依然是AMD极力挽留的对象,虽然AMD的研发经费只有英特尔的八分之一,但是如今的锐龙3000系列CPU竟然能挑战英特尔,AMD研发效率之恐怖由此可见一斑。
在保持先进技术的同时,AMD对于技术传播的态度是绝对开放的,甚至可以说是“亲华”的。2016年,AMD就与中国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THATIC)达成了技术许可协议,授权了x86和SoC IP用于芯片开发。虽然这一授权只限于第一代Ryzen和EPYC的Zen架构,但是海光只花费了2.93亿美元,而AMD研发这一技术足足花费了30亿美元。
事实上,AMD始终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这不单单是由于美籍华人CEO苏姿丰博士深谙中华文化,也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在作为追赶者的时代,AMD通过同英特尔的竞争,促进了芯片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如今,携锐龙3000和RX5700复兴的AMD则以执牛耳者的技术先锋姿态再战芯片市场,相信这一次,AMD是真的YES了!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