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时捷中国发布《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声称彼此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此之前,市场上传出了保时捷经销商“逼宫”的消息,部分经销商停止提车,同时要求总部对经销商的亏损进行1-4个点毛利的补偿,甚至要求保时捷德国总部更换中国区高管。
厂商与经销商内讧,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但原因基本都是一样的:不挣钱了。实际上,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挣扎了至少两年之久。
2022年,保时捷全球交付量为309884辆,同比增长2.6%;中国交付量为93286辆,同比下滑2.5%,成为其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
2023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2.02万辆,同比增长3%;中国地区交付7.93万辆,同比下滑15%,再次成为其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且跌幅明显扩大。
2024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4%,而中国市场则暴跌24%。
这样的走势,出现在普通汽车品牌上可能并不罕见,这几年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的洋牌子太多了;但出现在保时捷身上,却让人有点儿“变天”的感觉。
保时捷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影响力不用多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流行的封闭式前脸,表面看上去是起源于特斯拉,但实际上特斯拉当年也是在模仿保时捷。在国内市场上,模仿保时捷外观的厂商也不在少数,比如小米SU7。
一个主流品牌,销量突然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出现了重大的质量问题,但保时捷没有。那它为什么会在中国市场上连续三年吃瘪呢?
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厂商的快速崛起,让保时捷原本很稳固的消费群体开始分化。就像智能机来临前的诺基亚,它什么也没有做错,但时代还是放弃了它。保时捷自身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Porsche还是那个Porsche,只是对手却已经进化成了超级赛亚人。
在保时捷以前纵横捭阖狂加价的市场上,突然来了仰望U8,虽然售价高达108万元,但上市以来的销量月月破千。
然后售价50万起的问界M9也来了,用保时捷卡宴一半的价钱完成同样的身份识别,广大的豪车车主们何乐而不为?
来自中国厂商的巨大压力,是保时捷入华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或者说从来没曾在沙盘上推演过的,这让保时捷有了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5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容量并不大,此消彼长之下,土豪们多买几台问界和仰望,自然就会少买几台保时捷。
更重要的是,销量上的下滑,可能仅仅是保时捷各种麻烦的开端,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仰望、问界等国产厂商崛起,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提供了远超保时捷的产品性能和它不曾掌握的黑科技。
仰望U8融合了比亚迪易四方平台技术、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装备,能原地掉头,能应急浮水,还能在高速爆胎的情况下用三个轮子行驶;问界M9则搭载了华为鸿蒙4.0智能座舱、ADS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配置,而这些技术和配置,保时捷短时间内都无法提供。
这些年,人们总是批评合资厂商低配高价,保时捷也是如此。作为燃油车时代的王者,在严苛的环保政策面前,燃油发动机的性能已经接近了极限,它所推出的新车,也很难再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当有性能更强的国产车出现的时候,土豪客户很快就流失了。
面对危机,如果保时捷能够及时调整,推出一些性能强大的新能源车型,那么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它依然可以翻身。但问题是,保时捷在新能源领域也是一塌糊涂。
保时捷旗下,表现最好的新能源车型是保时捷Taycan,然而这款车2019年上市之后就再也没进行更新换代,在中国市场上,这种“万年青”型的车不太可能在市场上长期立足。
事实上,普通合资厂商有的问题,保时捷一个也不少:更新换代慢、产品性能提升有限、价格高昂等等,在保时捷上都比较突出。普通合资厂商改不了这些毛病,保时捷也改不了,它最大的优势,只剩下了长期积累的品牌号召力,或者说客户们的品牌认同。
现在这个号召力现在也在逐渐瓦解中,根据中汽协的调查。保时捷虽然目前仍是中国市场上保值率最高的豪华汽车品牌,但保值率已经从去年的83.1%下滑至76.7%。当保值率都保不住的时候,新车的销量必定会有所反应。
留给保时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中国高端客户的品牌认同发生了改变,以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来看,这无异于一场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滔天剧变,所以才有了U8、M9们的供不应求。保时捷大人,时代变了,而您,却一直没变。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